小说园

小说园>岳飞在南宋中兴四将中的地位是什么? > 第13部分(第2页)

第13部分(第2页)

从眼睛的余光中感觉到那位“学生妹”已经离开了现场,老杜也整理好了身上的纽扣,岳飞这才规规矩矩地施了一礼:“末将已大败王善贼等,特来复命!”

“嗯!好!好!”老杜叠声连叫了几个“好”字,比皱纹还恶心的笑纹顿时爬上了那张大饼脸:“岳统制不愧为本司第一勇将,本官理应为尔等设宴庆功,只是今日天色已晚,来日方长吗?哈哈……”

依然兀自不动……

“岳统制,有话请讲当面?”见岳飞还是没有走的意思,杜充的眸中闪过诧异。

“杜宣相!”岳飞“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将手中的一个深蓝色包裹高高举过头顶。

“这是何物?”杜充摸了摸脸上的褶子,疑惑地问道。

蓝色包袱被平放在地上,很快散落开来,一抔黄土映入眼帘……

“此乃末将投军之时,家乡父老赠与的一抔黄土。岳某发誓他日必将此土封于燕山之上。”眸中闪过晶莹之物。

“你,听到什么风声了吧?”杜充随手抓起书案上的一个白瓷杯,却并不喝茶,只是用杯盖在杯子口处轻轻地撩了撩。表面若无其事,愠色却已重新爬上了面庞。

“多少英雄义士殉于国难,只为誓雪靖康。如今失地未复、二帝依然蒙尘,我等岂可再视京师为弃物!”悲愤之色溢于言表。

“本宣相举兵南下,乃是朝廷之大计。况,京师自有郭太尉(指东京副留守郭仲荀)留守。” 虽强忍怒气,脸上的褶子还是不安分地动了几下。

“中原之地尺寸不可弃”“他日欲复取之(指河南开封),非捐数十万之众不可得也!”岳飞没有争辩,依然无助地表白。

老杜耐着性子勉强听完了岳鹏举“中原之地尺寸不可弃”“他日欲复取之(指河南开封),非捐数十万之众不可得也!”那声泪俱下的报告后,竟铁青着脸,不假思索地勃然大怒:“小岳,难道“闲事莫管、饭吃三碗”的道理你不懂吗?如果不是看在“人不亲,土还亲”的老乡面上,我立马叫你出现门清反应。这次可以原谅你,但条件是  ——  下不为例。”

注明:杜充同岳飞一样,也是相州(今天的河南安阳)户口。

“既如此,末将愿留守东京,与城共存亡!”岳飞“腾”地站起,脸上隐去恳求之色,眸中闪过“补天裂”之浩气。

“哎!鹏举差矣!两京之地(指东京汴梁、西京洛阳)郭太尉一人足矣!何用尔等挂怀?你乃本宣相之心腹,自当随军南下。”虽然出于“工作”需要,勉强换上了一副比哭还难看的笑脸,口气却是依然不容置疑。

岳鹏举嗫嚅了几下,知道再劝无益,遂旋身而退……  逆耳的忠言,却只能得到螳臂当车的下场……

不过,岳飞已经算是比较幸运的,如果换成别人,估计早就让老杜给pass了。

翌日,杜充正式下达了率领主力部队南撤的通知。但,推卸责任的工作还是要做的。老杜临行前将防守的任务交给了副留守郭仲荀,而郭仲荀又如同做传销一样将开封交给了判官程昌禹。老程更绝,干脆逃之夭夭。

正是在宋军高级将领们将南逃的精神如火炬般传递下,终于造成1129年10月河南开封再次陷落……(当然,这是后话)

1129年5月23日,东京留守司主力部队开始南行。

岳鹏举身披铠甲、凛凛威风,却掩不住黯然神伤。不断回首,目送那绵延数里的军营;新郭门前见客舟的金明池;松柏森列、百花芳郁的琼林苑;水绕人家,桥当门巷的护城河;巍巍的城垣……

“繁华歇,金明池畔伤心月,伤心月。英雄啼泪,遗民啼血,哀兵自古终须胜,铁骑踏破燕山缺,燕山缺。光辉重照,汉家陵阙……”忽然,歌声响起,歌中曲调时而高亢激越、时而悲怆凄凉……

数万身着绯红战衣的将士齐声低吟着、低吟着……

“是啊!铁骑何时踏破燕山缺?”岳鹏举喃喃自问,强忍眸中湿润……

备注:此曲为《秦楼月》,是《忆秦娥》的别名,相传是由唐代大诗人“诗仙”李白首先创作。

琼林苑:是宋初四苑之一,位于东京洋梁(今河南开封)外城顺天门西南,南临顺天大街,建于乾德二年( 964 )。

护城河:汴京城(今河南开封)的护城河,是汴京内河道,宽十六丈。该河道只供皇家船只和官船行驶,护龙河的两岸钟着杨柳松柏,粉墙朱户,而且禁止人们往来。”

1129年5月,岳飞追随杜充撤到了小桥流水、因河成街的长江以南,驻防于六朝古都——江苏南京。从此,再未回到那魂牵梦绕的北宋故都——开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