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初世什么意思 > 甘肃历史文物的特点(第2页)

甘肃历史文物的特点(第2页)

崖面使用问题

麦积山山体的设新面是一稍扁的三角形,东西长、南北短。从瑞应寺前看麦积山(向西北)像是上尖下窄中间膨出的麦垛,如由南向北看去,它的东西两崖壁面就像宽大的屏风了。山的东北、东两面连着较低的山恋,不适于开凿。北和西北、西三面的崖面没有前倾度,每逢雨天,山水顺崖畅流,那里的石质也松软到极点。在经常烟雨迷蒙的地区,特别像这里泥、砂、砾石结构的岩崖,不考虑水对岩石的巨大破坏力,就不能保证洞窟的“长寿”。在麦积山漫长的历史中,没有在那些崖面上开凿洞窟,是有原因的。剩下的西南、南、东南三面的崖面很合乎理想,麦积山现存所有洞龛,以及由遗存痕迹推测出的窟龛全部集中在这块面积上。

在山的南崖,也就是今天所谓东、西两崖之间的崖面,曾发生大面积的崩塌,此处暂不谈论。单就东、西两崖而论,西崖前倾度较大,崖面开阔,粘结层(案麦积山体的整个岩块露子地面上的可分上、下两部分,均系较坚硬的砾石、砂、土凝结成的岩石,两部分之间,约当现山高之半处有一层较松软的岩层,多土、砂,将上两部分较坚硬的岩石粘结,这是岩石形成过程中的地质现象)以下的崖面,由于上部强大的垂直压力而形成的被剥蚀因而较光洁的崖面面积很大,而粘结岩层以上的岩石远远地突出来,像伞盖一样遮挡着下部的岩面。东崖不甚具备西崖的这些条件,最重要的是它的粘结层以下的崖面面积小,被东侧之山密遮挡,下有高高低低的石堆、土丘。这里的崖面较西崖易于坍塌,往往是严重的大面积剥离。在麦积山的崖面崩塌史上,东崖的坍崩与两崖中部崩塌的关系较密切,其程度仅次之。从两崖裂隙的比较可以看出,东崖的裂缝直至近代还有所发展。据专门调查的结果,今日麦积山危害中,牛儿堂(005)下部的裂缝仍然是最为危险的。通过上面东、西两崖崖面条件的对比,就易于理解:一、为什么麦积山现存一百九十余号窟龛(其中有小部分是题记等亦编号),分布于东崖仅五十个(其中有十六个在两崖中部近东崖处),而西崖却达一百四十余个(其中有十五个位于两崖中部近西崖处)?二、为什么这里早期作品(包括北魏以前、北魏和西魏)绝大部分集中于西崖等诸疑问了。不仅如此,由于西崖的中部有突出的粘结层和上部的崖面,由下部越过中间突出崖面到上部崖面去活动较困难(我们尚不知那里的石质是否较别处更适于开窟)。所以绝大多数洞窟位于粘结层之下。又由于,麦积山附近缺乏平坦的原野,多高低不平之丘麓,为了形成开阔的视野和防止山洪、泥、砂、丘陵、材木等因素对洞窟的破坏和阻挡,所以绝大多数洞窟选择了一定高度以上的崖面。天堂洞(0135)和136、150、151窟之所以越过了粘结层,一是说明它们不是早期作品,二是因为那里的崖面不甚突出的缘故。其次,有些同志觉得东崖的001、028、030等窟的仿木构崖阁式形制与汉代崖墓或石刻墓的某些结构很近似,因而在断代和分析中,有将其时代推得过早的倾向。从东、西两崖“崖面使用”出发,再结合形制的研究,我觉得那些不少所谓的早期大型洞窟实际上已是麦积山开凿史上很晚的作品,只不过是当西崖已容纳不下它们,而不得不向东崖转移的结果。

再次,东崖与中部崖面交接处是一条上下连续的突起,上起005、004之间,过015、025,至于043窟(俗称“魏后墓”)。突起以西的中部崖面和西崖实际是连成一片比较缓和的弧状立面,最初是被当成一个整体崖面进行造凿活动的。麦积山早期的开凿区域主要是西崖和中部崖面,而没有越过那条东崖和中部崖面之间的突起地区。崩塌以前的中部崖面的条件与西崖相似,故该地的洞窟密度与西崖大体相当。但从西崖、中部崖面现存所有窟龛造像之风格分析,最早期的开凿中心在西崖偏东一些的区域内,西崖的西部和中部崖面是扩散地区,因而中部崖面上,曾开凿较多的早期洞窟的可能性不大,而北魏中期、晚期、西魏的作品则可能很多。中部崖面的崩塌面积最大,上起牛儿堂,下至崖脚。同西崖一样,估计约当全塌面积的三分之一,即粘结层以上至牛儿堂处原无洞窟。崖坍究竟毁去多少洞窟?目前还是个谜。但从崖面面积和现存半毁洞窟之密度来看,其原数大约相当于中部崖面现存不能登临的三十个洞窟的三倍,就是说全塌无存数目约在六十个左右。

早期洞窟布局问题

麦积山的大规模崖塌和长幅度崖根与你,使我们只能就现存的洞窟,讨论各时代布局问题。限于篇幅和个人水平粗浅,此处只谈谈早期洞窟布局,不作其他时代洞窟布局的探讨。与早期洞窟布局有密切联系的开创年代问题,是麦积山研究中分歧最大,难于一时解决的复杂题目,此处亦不做结论。

麦积山石窟现有诸作品中,哪些是最早的呢?这是它的开创年代迟迟不得解决的焦点之一。回答这个问题,持有不同意见的各派同志的答案,主要是根据现存作品的历史、艺术特征方面的分析、对比,并对照史籍的记载得出的。这里试从洞窟布局的角度,略谈一些看法。

在麦积山,能对早期或最早开凿活动起限制、影响作用,因而使早期开凿活动不得不呈现某一种状态的情况,有以下几种:

(一)根据前文崖面使用的分析可知,东崖适合开凿活动的条件,不如西崖优越。所以,最初的开凿——早期和现存最早的作品应位于西崖及中部崖面,而不在东崖。

(二)在麦积山石窟开凿史上的绝大部分时期,西崖和中部崖面,是作为一整个崖面被人们使用着。在这片广阔的崖面上,既适中又畅亮的位置是西崖和中部崖面的交接处,即整个崖面的中部。进行最早期开凿活动的人们选择崖面的中央地区的情况,在敦煌、云岗已有例证。在麦积山,选择其他边缘崖面,显然不如中部优越。将麦积山各代洞窟位置予以综合考察,我们就会发现:洞窟是按时代顺序、先由西崖与中部崖面的中间地带逐渐扩散,基本遍满西崖之后,再向东崖发展。

(三)在如此陡峭的崖面上进行最初或很早的活动时,选择较低下的崖面,不仅是一个由下而上的习惯问题,也是受当时的技术水平(如积薪旋拆的开凿方法)和其他人为、自然条件限制的必然结果。因为时代越早,人们的开凿活动和开凿经验越少,崖面原始面貌保存越强,藉以攀登的手段也就越差,“一步登天”式地攀越六、七十米的高度去开凿第一个或最初的一批洞窟,是不可能的。炳灵寺169、172(天桥南、北洞)之所以那样高峻,那是利用自然洞穴的一个例外。一般情况下,象麦积山现存窟龛那样的高峻、广阔的布局,是各时代接续不断地累积、延伸的结果,非一朝一夕之功。另外,当早期的崖面尚十分充裕时,攀越太高也不是必须的。

(四)在没有达到开凿高潮时期以前的早期、特别是在艰险的崖面上进行最早开凿活动,其洞窟布局一般不会很广,而是局限集中于某一区域。

(五)所谓“早期”,从目前各家所定的含义来看,都不是短暂的几年而是包括约半个世纪、甚至更长的时间。早期作品在一般历史悠久的大型石窟群中,虽然都不占多数,但亦决非同时间的作品。其中应有先后、早晚的区别,麦积山也不例外。

根据以上五点理由,可将现存麦积山的诸窟龛中最早的开凿,限制在西崖东侧下部74和78窟周围不大的一块崖面区域内。即上至90,下至51,东至80,西至169,包括现编号169、69、70、71、72、73、68、74、75、76、77、78、79、80、90、165、91、92、93、96、97、138、173、174、175、57、58、51、152等的范围。划定这块区域,只是说明该区域中应有最早的作品,而其他崖面很少有这样的可能。决不意味该区域所有作品均为最早的作品,而无比早期较晚或其他时代作品。因为任何早期开凿区域,都无法保证不受后代,尤其是年代久远的后代对它侵犯。

上述区域内的诸窟龛中,真正合乎早期洞窟布局的窟龛,是74、78周围的几个窟龛:51、74、78、90、165、70、71、73、68。

51、74,78、90是麦积山石窟中唯有的四个十分近似的窟,皆圆拱形口、近似摩崖龛的形制,大小相当。51、74、78正壁上方两侧,各开一小圆拱形耳龛,内塑弥勒及思维菩萨各一铺,只90窟无(经后修,不可辨)。但四窟的正、侧三壁下皆有口形石雕高坛基,基上置三坐佛二胁侍菩萨。51之造像被北周、明重修过,无法探知原状,其耳龛中的造像尚存,与74、78无异。90窟之造像虽经宋修,由三佛之座下露出的原作衣纹看,亦与74、78无异。74、78之造像基本上未被改动,其细部刻化、作风多全同,在麦积山各代作品中,即使在早期作品中,也都是较特殊的一派风格。从布局看,两窟位同一水平,距离不远,亦不近,位置较适中,说明它们是周围区域内很早的,而且是同时或时间间隔很近的作品。51是西崖最低的洞窟(今距地面一米余,原凿时较高,据窟前探掘材料,原距地面约十米左右),其形制、题材全同74、78,应是同时的作品。然其位置较74、78更低下,就比较而言,说它是西崖首创洞窟是符合情理的。因为西崖任何时代的任何洞窟,那怕是最微不足道的作品,都没有采取51那样的位置。它们能够凭藉先代创造已就的便利条件,顺利地在高峻广阔的崖上开凿。这就说明:仅低于74、78之51窟的开凿,是深受当时的崖面、技术条件等各种因素所限制的。这种较低下的窟龛,很可能是用积薪旋拆的办法开凿的(51窟口下方左右,有栈道眼,不知是否为原作)。一旦栈道的技术也被广泛地运用,人们的施展范围自然就扩大了。所以,51窟比74、78早些。90在74、78水平线以上,但距离较近,似为74、78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仅形制、题材稍不同于74、78,基本方面还是一致的。因此,它也是74、78同时之作品,但不会早于74、78。再谈谈165。165位于78上方,从形制、题材看,是不同于74、90、78、51的,但造像及壁画的残存风格,均可列入早期。再从其布局位置看,它很近似90,比西崖其他处的早期较晚作品更接近于74、78分布中心。所以,它也不会早于74、78,应是紧接74、78、90以后的作品。

70、71、73、68龛全属圆拱形较小的摩崖龛,有石胎须弥座,题材皆简单的一佛二菩萨。这些作品的艺术风格十分近似,也较其他早期作品更接近74、78,仅只是题材、龛形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如此形制、题材、风格的作品,在西崖及中部崖面两侧卅余残窟中是少见的,它们似乎是有意识的集中于该地。70、71大小相等、平列并邻。从其规整的排列看,应是同时作品。而它们对74说来,又是一种依附关系。看来,这些为数不多(74中轴线以东,78东侧都曾大规模崩塌,估计该处原有此种小龛不只今数)的小龛活动范围,也受到某种限制,使它们不能超越74~78的范围。这种布局不仅与74、78之布局相同,而且为那时所独有。所以,70、71、73、68等不可能是74、78等以外的其他窟龛出现之后的作品,但也不在74、78等之前,它们应与74、78同时期,而开凿稍晚。

除上述以外,该区域内的其他作品如何呢7这些作品大约可分以下几组:

(一)173、174、175、79、57、58

(二)80

(三)69、169、76、75、77、91、93

(四)138

(五)72、92

(六)96、97

(七)152

第(一)类窟龛位于中部崖面下部,皆毁,窟内基本无存,只能根据中部崖塌,断定它们是晚唐、五代以前的作品。173、174原皆方形平顶窟,这种形制不能上溯到早期。57(内有宋塑、明修观音等)、58是两个自然洞窟,位于中部崖面下层,窟内渗出地下水,群众称曰“湫洞”。这种既为神话传说称颂,又系自然形成的窟穴,是否曾被早期宗教活动利用过?尚需详细踏查。

所余的七类洞窟的形制、题材以及艺术风格是多种多样的。除了80接近74、78以外,其余均相去较远。如果把属于同类型的原作窟龛按上述类别综合之后,即如下表:

(二)80:100、128、144、148、149、176(东崖无)

(三)69、169、76、75、77、91、93:19、21、23、86、88(像系第(五)类重修),89、114、115、155、156(东崖无)

(四)138:16、17、85、101、108、121、122、126、131、133、139、140、142、158、159、160、163、164、178(东崖无)

(五)72、92:20、44、54、56、60、64、81、83、84、87、99、102、103、104,105、106、107、110、112、116、117、118、123、124、127、129、130、132、135、145、146、147、154、161、162、170、172(东崖现存无此种类型作品)

(六)96(原作已无,仅余衣纹,今存重修作品)、97:45、46、55、67、82、94、109、113、137、141、166、41、42(后二者为东崖)

以上(二)~(六)类中,(二)、(三)、(四)种类型的作品,没有发现子较其时代为早的洞窟中,就是说,这时的造凿活动全是新作,如表中所列即是,但也有重修前代之窟龛、残像。

(七)152,与其类同的新作不多。西崖较少,有53。东崖较多:6、7、10、26、27、34、39、40等。西崖虽少,但此类作品以重修面貌出现者亦颇多。

通过以上诸类洞窟的列表,可以看出:74~78区域内的其他洞窟,并非此区域所独有。它们每一类的布局如此广阔、普遍,几乎分布于整个崖面(主要是西崖)的每一个角落。它们也有自己的布局,如第(三)类的诸作品,绝大多数是位于西、中部崖面开凿区的中层地带;第(四)类的诸作品,则比第(三)类普遍高些,大部分是在最上层;第(六)类的作品,除西崖之外,东崖也出现了;第(七)类的作品在西崖已经微乎其微,主要开凿区域已转移至东崖,在西崖只是维持重修的局面等等。上述只是诸类作品布局的一部分特征,仅就这些特征,已足以看出它们与74~78等洞窟布局有很大的差别。它们的布局少有或没有早期、最早作品布局的特点。相反,从位置的高峻、分布的广阔、走向的多方面、对崖面的选择的自由、数量之多等等中间,明显地反映出这些类别的作品是在有了一定物质、技术条件基础之上,即具有了一定的利于开凿活动的条件之后,或者是在产生了新的情况(如第七类,很明显是西崖和中部崖面不足的情况下,向东崖发展)之后的开凿。因此,它们的开凿时代除80窟、即第(二)类以外,其余均不能与74等并列,而是晚于它或很晚的作品。从作品的形制、题材、风格来看,再结合上述布局的特点,我觉得(三)~(七)类都不应列入早期:(三)是北魏中期(太和初、中年至景明、正始),(四)是北魏晚期,(五)西魏,(六)北周前半期,(七)北周末,向隋之过渡(按:上述不是麦积山的总分期)。

再谈谈第(二)类的80等洞窟。这类作品的数量不多。除100、128较完整以外,其余均残。从残存痕迹看,其形制、题材、风格全同。100、128两窟大小相仿,在90、165上方不远的同一水平位置。78之上方近粘结层处,上下共四个窟,即144、148、149、126。80在78东侧的水平线上。在74以西,曾有过早期的崩坍,现存作品均较晚。78以东,靠近78处有80,但80以东的上、下区域,崩塌亦很厉害,估计崩崖的厚度,那里不会有像74、78大小的作品,类似80般的作品被全塌无存则很有可能。从布局上看,这些洞窟多分布于74~78区域的周围,74~78似乎是它们的分布中心和出发点,这些洞窟的主要走向,是向上,或斜向上式,他们没有紧靠74~78。100、128、80的位置,都是周围崖面上很适中的位置。这种布局显然没有受到类似74~78那样的限制,而是比较从容、肆意。因此,它们的开凿时间在74~78等窟之后,应是74~78开凿区域的进一步发展。在麦积山,除了70、71等与74、78等之间保持十分密切关系之外,其次就要数第(二)类的窟龛了。这些作品的题材、形制、风格比之74~78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发展,这种变化和发展,恰好衔接了74~78诸窟和第(三)类作品。因而第(二)类作品的时代就有了两种可能:一、是属于独立时代的作品,时间在74~78等窟之后,在第(三)类即:太和初、中年之前;二、是与74~78等窟同时代,但属晚期作品。根据74~78等窟,第(二)类、第(三)类作品的细部对比,虽然第(二)类与74~78等之间存在区别,然基本属于同一范畴,而与第(三)类相去较远,故后一种可能较妥些。

总结以上74~78区域内诸窟堯的布局特点:说明这是一块应首先出现最早开凿活动的崖面,该崖面上有一组洞窟:51、78、74、70、90、165、73,68,在时代上属同一时期,但稍有早晚。这些为数不多、布局很集中,在其他崖面上少见的,在形制、题材、风格上有很大的独立性的作品,兼备早期历史、艺术特征和早期洞窟布局的特点,为其他时代或同时代较晚的作品所不及。所以,52、78、74、70、71、90、165、73、68是麦积山现存早期窟龛中较早的一批作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