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敢强迫燕昭王不让襄安君去齐国,也就是说,他并不赞成这时候往齐国派质子,不认为这样能“便事”,令齐王重新相信燕国。
一个战败者向胜利者求和示好,是国与国较量中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苏秦即便不赞成,也没有必要如此坚决地反对,甚至宁可坐牢也要固执己见。
史料中依旧没有现成的答案,今天的人只能加以推测。
也许苏秦认定,经过这场战争后,就是派出十个襄安君,齐国和燕国之间也不可能再有真正的信任,齐王根本不会理睬燕王修复关系的愿望。
当时的形势对齐国极为有利,就在打败燕国的前后,齐、魏、韩三国联军终于攻破了函谷关,杀上了秦国的土地,锋芒直逼咸阳。秦国不得不低头认输,把占据了十一年的武遂和另一些土地归还给韩国,也交还了侵占魏国的领土。三国联军收兵凯旋。
趁着战胜秦国的威势,齐国又顺手把赵国眼看到嘴的肉撕去了一块。这肉就是中山,赵国前后花费了五年的时间,终于彻底消灭了这个国家。本来可以将它的全部土地据为己有,却不想被齐国横插了一杠子,硬是抢走了一部分中山之地。见如今齐国势大,赵国也只好暂时隐忍。
连秦国都服软了,赵国也不敢轻易惹事,感觉不可一世的齐国眼睛里还会有谁?燕国在它面前更不值一提。苏秦可能认为此时上门讨好,不但白费工夫,还将自取其辱。。
至于苏秦还有没有其他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后人再没办法猜测。
其实战国时代(也包括后来一些混乱的年月)的国家关系,基本是站立在利益的天平上摇摆,有利时匆忙结合,不利时翻脸绝情。齐国这时能不能重新接纳燕国作朋友,全要看它需不需要这样一个朋友。事实表明,燕国可能忍受了一段时日的耻辱,但最终还是被齐国当成了可靠的盟友,这其中苏秦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燕昭王这样的选择显然是正确的,作为政治家,他确实要比苏秦高明。
可是在眼下这场僵持中,燕昭王却输给了苏秦。用苏秦后来的话说,“王怒而不敢强”,生气归生气,燕昭王最终也没能勉强苏秦出使齐国。他十分清楚苏秦的价值,以后肯定还会派上用场,不能因为意见分歧就毁灭一个人才。既然还想跟这家伙共事,当领导的有时向下属作些让步也不算丢人。
苏秦硬是靠倔强赢了君王一局'3'。
襄安君还是去了齐国,只不过是由别人陪同。恢复了自由的苏秦,留在燕国开始享受安宁的日子,这可能就是他此刻最想要的。从苏秦的活动时间来看,这时候他的年纪应该在四十岁上下。二十年左右的奔波起伏,青春期的雄心壮志大概早已被岁月销蚀得所剩无几了。在齐国五年的无所作为更让他意志消沉,对前程不敢再抱过高的期望。
他肯定没有想到,在未来的时空里,自己的才能将有真正出色的发挥。
三。在权欲中,阴谋无处不在。
苏秦平静地生活了大约七年。在这七年里,他周围的世界可是一点都不平静。
首先是赵国发生了政变。
这场政变大概出乎当时许多人的意料。赵国的政局一向比较稳定,赵主父当初把王位传给儿子何,交接过程十分顺利,称得上是平稳过渡,但他们没有看到,在安定的表象下面,其实隐藏着凶险的暗流。
赵国最致命的不安定因素是,那位何公子,也就是赵惠文王并非主父的长子,按照传统,偌大的国家本不该归他所有。
主父的长子叫章,他才应当是合理合法的接班人。章并没有犯什么过失,让他失去继承王位资格的理由很简单也很荒唐,那就是他有一个魅力十足的后妈。
章的后妈就是前文提到的孟姚。有句话叫“做梦娶媳妇”,形容不切实际的幻想,可这位孟姚真的就是赵主父当年作了一个梦后搞到手的。那时还是赵王的他在梦里见一美女弹琴唱歌,醒来后把美人的容貌描述给别人,结果跟大臣吴广的女儿完全相符。吴广自然乐得跟国君攀亲,赵武灵王没想到居然能在现实中得到梦想的佳人,也自然无比珍爱。孟姚“甚有宠于王”,《史记·赵世家》说,为了与她缠绵,赵武灵王竟“不出者数岁”,对这个“不出”的解释,要么是不管国事,只顾关上门和美人欢爱;要么是在邯郸守着孟姚,别的什么地方都不想去。不论哪一种,都应该不是事实,因为《赵世家》又分明记载,在娶了孟姚的第二年,赵武灵王就出门到外面视察去了。这表明他一直在为国家操心,怎么会几年不管事呢?
但赵主父对孟姚的绝对宠爱还是确凿无疑的,不然他就不会立她为王后,也不会在她生了儿子之后,狠心地把前妻生的长子章的太子位置废掉,指定孟姚生的儿子为继承人。
孟姚的这个儿子就是赵惠文王。
孟姚嫁给赵武灵王的时间是公元前310年,赵惠文王即位的年份是公元前299年,以此推算,他这时的年纪应在十岁左右。赵武灵王娶孟姚时已经当了十六年的国君,因此长子章的年纪可能比这个后来居上的弟弟大许多。放着应该成年的儿子不用,非要把位王位交给一个小孩子,赵主父实在太偏心了。不过他对章还是作了些补偿,就在灭亡中山国的公元前296年,他把赵国北部代郡一处叫东安阳的地方赏给了章,封其为代安阳君。
一个东安阳怎比得上整个赵国,做得好端端的太子,却无辜被踢出局,章心里受到的伤害根本没法抚平。何况给他作相的田不礼也不是盏省油的灯,此人“忍杀而骄”,冷酷而骄狂。为人“声善而实恶”,面善心狠。一贯“不子不臣”,不甘居于人下。到了章的手下后,就鼓动这位前任太子颠覆政府。
章毕竟当了多年的太子,在官场上有了一定的根基。对赵主父不合规矩的废长立幼,一些大臣心里肯定不能接受。于是章一时“党众”,有了不小的势力。“强壮而志骄”的他不免“欲大”,对赵惠文王形成了威胁。
还有一件事对赵惠文王不利,那就是他的母亲孟姚去世了。有孟姚在,赵主父爱屋及乌地偏疼她的儿子,孟姚死了,主父对赵惠文王便“爱弛”,不那么喜欢自己选定的掌门人了。
在当时也并非没有人觉察到局势的危险,李兑就是其中之一。他面见相国肥义,指出章跟田不礼搞在一起“必有谋”,“以吾观之,必不久矣”,很快就要作乱了。劝肥义“备祸于未形”,提前作好避祸的准备。他的建议是要肥义装病,“称疾毋出,传政于公子成”,政务交给公子成去办,出了事由这家伙负责。照李兑的说法,这样一来,肥义就能“毋为怨府,毋为祸梯”,没有人会跟一位退休老干部过不去。
面对可能的叛乱,不去商量真正的预防措施,反倒劝一位政府主管为个人保命。李兑这种反常的言行,不能不叫人怀疑他另有企图。说不定他已经和公子成相互勾结,想要借眼前的危机控制政权。
如果确有此等野心的话,李兑算是找错了对象。肥义根本就不是那种专拨自家算盘的人,听了李兑这番看似好心的劝告后,他立刻回答道:“不可。”因为“贞臣也,难至而节见;忠臣也,累至而行明”,危难才见忠诚本色。
在高贵的人格面前,李兑能说的话也只有:“诺。子勉之矣,吾见子已今年耳。”
先生自己保重吧,您活不过今年了。
说完这句话,他“涕泣而出”。那眼泪也许是真诚的,君子的品德有时甚至可以感动小人。
感动归感动,李兑仍要和公子成“数见”,多次会面商讨应对局势的策略。司马迁说这是“以备田不礼”,真实情况未必如此单纯,如果这两个人没有一点私利考虑的话,赵主父不久之后就不会死得那样凄惨'4'。
四。高尚和卑下都会让人毁灭。
肥义其实何尝不知田不礼是个危险人物,“声善而实恶”“不子不臣”就是他对此人的评语。这种人跟心有怨气的章碰到一处,危险系数定然大大增加。
肥义为此忧心忡忡,以致“夜而忘寐,饥而忘食”睡不好觉,吃不下饭。可是明知道危机重重,身为相国的他却不能采取任何有效的防范措施,尤其不能对饱含杀气的章跟田不礼加以处置。那章虽然不再是太子,毕竟仍是宗室的公子,在没有谋反的事实和证据的情况下,要动他和田不礼是根本不可能的,已经对赵惠文王“爱弛”的主父首先就不会答应。
肥义唯一能做的只有恪守臣子的职责,这其中也包括了他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