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青云之路 > 第23章 民间舆论(第1页)

第23章 民间舆论(第1页)

夜深如墨,张维平的府邸灯火通明。堂内,张维平负手而立,目光深邃地盯着墙上的地图,那上面用红线标注了各方势力的分布。他的指尖轻点几处重点区域,语气沉沉:“沈正华、赵青云,还有那可恶的薛逸风,竟能联手至此,若不尽早反击,局势会愈发难控。”

堂下,锦衣卫指挥使刘坤微微躬身,沉声汇报道:“大人,属下已安排人盯紧赵青云和沈正华的动向,尤其是那份边疆的证据,我们正在暗中销毁一切可疑线索。”

张维平缓缓转过身,目光凌厉:“不能只盯着他们明面上的动作,暗地里的布局更为致命。赵青云不过是个年轻的书生,却胆敢频繁接触朝中清流,显然不是毫无目的。如今太子也在暗中活动,与沈正华等人频频接触,我们的压力前所未有。”

刘坤点头:“大人说得对。近日太子在东宫召见了几名清流官员,属下也已派人渗入东宫外围,随时掌握他们的动向。”

张维平冷笑:“太子不过是个空谈道义的文弱书生,他想翻出什么浪花?只要我们断了他们的行动源头,再以皇帝的旨意掣肘,局势仍在掌控之中。”他顿了顿,语气更加冷峻,“不过,沈正华背后有不少中立官员支持,这些人必须尽快分化。”

此时,一名亲信急步而入,呈上一封急信:“大人,这是边疆传来的消息。”

张维平接过,拆开信封后快速浏览,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薛逸风果然是条难缠的泥鳅,但再狡猾也难逃锦衣卫的天罗地网。告诉边疆的刘世安,全力搜捕薛逸风的同时,也要尽快伪造证据,制造舆论混乱,拖住京城那些人的步伐。”

刘坤试探着问:“那京城这边,是否也需要制造些混乱,牵制沈正华?”

张维平点点头:“沈正华这些年树敌不少,他的对手随便挑一个都能给他制造麻烦。而赵青云和许文端不过是两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蝼蚁,只要施点小计,他们很快便会自顾不暇。”

第二日朝会,张维平神情自若地步入金銮殿。他早已安排人将“沈正华勾结外官、意图结党营私”的密奏呈给了皇帝。

“陛下,臣有一事不吐不快。”张维平躬身行礼,随后扬声道,“沈大人近日在外多有与地方官员频繁书信往来,臣担忧其是否意图结党,扰乱朝纲。”

此话一出,百官哗然,目光纷纷投向站在一旁的沈正华。沈正华眉头紧皱,沉声反驳:“陛下,臣不过是与故旧书信往来,探讨地方民情,绝无张大人所言之事。”

皇帝端坐龙椅之上,神色莫测:“两位爱卿,朕听明白了。既然有此争执,那就彻查此事,务必给朝廷一个交代。”

张维平嘴角隐隐带笑,而沈正华的目光则更显深沉。他深知,这只是张维平反扑的第一步,而这场权力与正义的较量才刚刚进入白热化。

朝会后,赵青云紧随沈正华步出殿外,低声道:“大人,张维平这步棋意在分化我们的力量,绝不能让他得逞。”

沈正华点头:“你立即将最新整理的证据送交监察司的苏文,此刻,必须让舆论的力量压住张党,拖延他的攻势。”

赵青云眼中闪过一丝坚毅:“明白了,大人。我这就去办。”

深夜,张府。烛光映照在张维平阴沉的脸上,他凝视着桌案上最新的密报。锦衣卫的回馈表明,赵青云、沈正华和太子之间的联系越发紧密,而赵青云的行动背后隐隐透出不容忽视的威胁。

张维平缓缓起身,走到书架前,伸手取下一卷竹简。他展开竹简,眼神冷峻:“赵青云,沈正华,还有太子殿下,既然你们逼我,那就休怪我心狠手辣。”

他召集心腹官员与锦衣卫指挥使刘坤,商讨下一步的计划。张维平面无表情地说道:“既然太子有意与清流结盟,那我们便将他拉入漩涡。沈正华的奏本中可有可供文章的内容?”

一名心腹献上一份折子:“大人,这是沈尚书近日递交的有关工部改革的建议,其中提及削减部分工程费用,可能会得罪不少权贵。”

张维平冷笑:“很好,就从这里下手。”

张维平下令,让刘坤派人伪造了一封密信,内容表明沈正华与一名权贵私下往来,意图通过贪污工程款项巩固自己的势力。他安排锦衣卫暗中将这封密信泄露给几个与清流派不和的官员,并通过他们在朝中散布谣言。

朝堂上,风声四起,关于沈正华的流言逐渐传播开来。一些中立的官员开始动摇,而部分张党的支持者则趁机在皇帝面前进言,请求彻查此事。

与此同时,张维平指示刘坤加强对赵青云的监视,并安排人手假扮边疆的探子,向赵青云递交假消息,称边疆的物资运送账目已被销毁,原始证据不复存在。

赵青云收到消息后,神色凝重。他与许文端、沈正华商议对策,虽然怀疑消息的真实性,但也明白这或许是张维平转移视线的手段。

“锦衣卫动作频繁,显然张党已感到威胁,我们必须更谨慎。”赵青云说道。

张维平没有忽视太子的动向。他暗中派人与东宫的几名内侍接触,以重金收买,企图刺探太子的计划。同时,他通过朝中关系向皇帝进言,称太子近来结交清流官员,有削弱皇权的嫌疑。

皇帝听后虽未明确表态,但张维平敏锐地捕捉到皇帝脸上一闪而过的不悦之色。

“殿下,您动得太早了。”张维平轻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东宫内,太子得知张维平的动作后,召见了几名亲信。他紧握着茶盏,沉声说道:“张维平不动则已,一动便是雷霆之势。看来他已察觉到我们的意图。”

一名亲信进言:“殿下,张党势力深厚,您不可与他正面冲突。不如借机与陛下坦陈利害,争取更多支持。”

太子微微颔首:“朕不会低估张维平,但也不会坐以待毙。传本宫的意思,与沈正华、赵青云商议具体对策。”

数日后,皇帝召见张维平与沈正华,两人各执己见,针对近期的工程计划展开激烈辩论。皇帝听得眉头紧皱,却没有立即表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