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青云之路 > 第23章 民间舆论(第2页)

第23章 民间舆论(第2页)

退朝后,张维平与沈正华皆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笼罩着朝堂。张维平暗中加快了行动步伐,而沈正华则继续稳步推进清流阵营的计划。

随着张维平反扑的步步推进,朝堂上的局势日趋复杂。赵青云与沈正华、太子一方的联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张维平在朝堂上的争斗日益激烈,而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关于朝廷扩建皇宫和加征赋税的流言也开始四处传播。民间的舆论风潮逐渐形成,百姓的议论声中,隐隐对张维平一派的指责居多。

街头议论

这一天,京城的南市一片热闹,商贩吆喝声此起彼伏。然而,在一个卖糖葫芦的小摊旁,几名身穿粗布衣衫的百姓正围成一圈,低声议论着朝廷的事情。

“听说朝廷要再修宫殿,这得多少银子啊?”一名中年汉子皱眉问。

“何止银子?最近米价都涨了两成,这不明摆着是官老爷们从咱们兜里掏钱!”另一个人接话,语气中透着愤慨。

一个年长的老者叹气道:“如今田里的收成本就不好,这赋税一加,日子更难过了。这样的皇宫,不修也罢!”

“可听说有人上书反对扩建,沈尚书就是其中一个。”一个年轻人压低了声音,“沈大人是清官,真希望他能替咱们老百姓争口气。”

人群中有几人连连点头,但也有人低声嘀咕:“唉,清官有用吗?朝廷上的权臣们只顾自己捞钱,谁会真的管咱们死活?”

与此同时,张维平的心腹刘坤也没有忽视这场舆论风波。他已经注意到,有人在民间散布对张党的不利言论,并且怀疑这些消息来自沈正华一派的暗中推动。

“那些书生就爱做这些煽动民心的蠢事,”刘坤冷笑道,“不过,他们低估了我们的手段。”

刘坤很快调动了锦衣卫的探子,潜入街市,混入说书场和茶馆,试图找到散播消息的源头。同时,他指使人手,编造了几则“民间传闻”,暗中将矛头指向沈正华等清流。

“听说了吗?沈正华虽然反对修宫殿,但他家中却修了一座大花园,银子从哪儿来的?”一个贩夫走卒模样的人在茶馆里煽风点火,试图转移民众的注意力。

赵青云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将消息传给沈正华。他在书信中写道:

“如今民间的舆论已经成为张党的新战场,他们试图通过造谣抹黑削弱我们的力量。然而,正如民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若能将百姓的力量聚合,我们或许能将张党的权势削弱。”

沈正华收到信后,与许文端密议,决定通过商贩和乡绅,传播更加具体的关于张维平敛财的证据,让百姓看到真正的问题所在。

舆论的对抗渐渐从暗流涌动演变为公开的争论。张党的造谣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百姓中对赋税和工程的不满却越来越强烈。在京城的书坊中,出现了不少关于清官和贪官的评书,隐晦地将矛头指向张维平。

一场围绕民间舆论的博弈正在展开,而这一切,也将逐步牵动朝堂上的争斗,形成一场更大的风暴。

在张维平府邸,一场密谋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张维平坐在书房中,面前是他的心腹官员和锦衣卫指挥使刘坤。他们的神色严肃,似乎预感到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张维平的目光锐利而阴沉,声音低沉却充满威慑力:“太子的动作我已经察觉了。他试图联合沈正华等人削弱我的势力。这种举动是不可容忍的。现在,大家说说,我们该如何应对?”

一名文官站出来,拱手道:“大人,太子毕竟是储君,正面对抗可能会引起皇上的不悦。但如果我们能够分化太子的力量,让他无法联合沈正华等清流派,或许能解燃眉之急。”

另一名武官冷声说道:“既然太子有联络朝中大臣的意图,那我们是否可以制造一些事端,将这些人牵扯进去,使他们失去支持?”

张维平沉吟片刻,点头道:“不错。我们不能直接对太子动手,但可以削弱他的羽翼。沈正华一直是清流派的领头人,如果他出了问题,太子的联盟将不攻自破。”

刘坤提议:“大人,沈正华虽清廉刚直,但他的亲信中未必人人如此。我们可以布下一个局,让清流派内部产生裂痕。比如,以密报的方式,让皇上对沈正华起疑。”

张维平目光一亮:“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但皇上老谋深算,仅凭密报恐怕不足以让他动怒。我们需要确凿的证据。刘坤,你带人盯紧沈正华和他的人,找到他们任何可能被利用的弱点。”

刘坤点头:“属下明白,我会调派最可靠的人手。”

当夜,锦衣卫秘密行动,他们开始搜集沈正华亲信的背景信息,试图找到他们的软肋。与此同时,张维平命人散布流言,称太子急于掌权,对皇上不敬。流言迅速在京城官员中扩散,朝廷内的气氛愈发紧张。

另一方面,张维平还命令边疆的刘世安加强对边境的控制,同时伪造敌军骚扰的消息,将朝廷的注意力引向边疆,以分散对京城局势的关注。

太子很快得知了这些流言,但他并未表现出明显的慌乱。他召见了自己的心腹文臣程立之,问道:“这些谣言显然是张维平放出的。他想制造父皇对我的不信任。你认为我该如何应对?”

程立之冷静地回答:“殿下,目前的局势不宜正面对抗。我们需要继续联合清流派,暗中搜集张维平的罪证。一旦掌握足够的证据,再与父皇面陈其罪。”

太子点头:“好,但这些清流官员必须谨慎行事。若被张维平察觉,便会功亏一篑。”

随着张维平的反扑和太子的应对,朝堂内外的斗争愈发复杂。清流派内部也开始遭受张党的挑拨离间,而赵青云、沈正华等人则暗中加紧部署,试图在这场明暗交锋中找到突破口。

权力的漩涡中,每个人都如履薄冰,一场决定命运的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