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你不必为了安全起见而强迫自己把每一件事都做得那么完美,如果你犯了错误,也不必莫名紧张,你只要想办法,解决眼前的问题,将损失降到最低,并决不要让自己犯类似的错误就可以。
美国3M公司近年实行了一项名为“工程师自主研究”的制度。该制度规定:本企业的工程师每天具有30分钟的自主研究时间,在实验室中进行自己感兴趣的专项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在3M公司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为了发现王子,你必须与无数个青蛙接吻。其实“与青蛙接吻”意味着失败,公司对此采取支持态度,就是因为它对探索性失败、创新性失败、开拓性失败都是可以接受的。3M公司营造出的这种“包容失败”的氛围,对于很多企业都是一个好的参考。多年来,3M从来没有因为员工希望多做点事情,却没有做好而被惩罚的例子,倒是那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员工,往往会成为裁员时的首选对象。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从前的失败经验都很可能成为未来成功的祛码。而你若为了安全起见而不去尝试新事物,反而很可能会让你一事无成。
哈佛商学院教授理查德·帕斯卡尔说,“21世纪,没有瓶颈感是最大的瓶颈。”竞争激烈的现代职场,没有瓶颈意识很可能让你被淘汰出局。那种认为自身条件优秀而不愿意去冒险的人,没有瓶颈意识,也很容易被后来者超越。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只老鼠爬到房梁,不小心掉进了米缸。刚开始它很紧张,缩成一团不敢动弹。过了一会儿它发现这里不仅很安全,还有大米可以吃,于是它饱餐一顿。接下来的日子里,老鼠几乎忘记了自己身陷米缸,它陶醉在这种衣食无忧的生活中,吃饱了就睡,睡起来就吃,再不想着要爬出去了。后来,米缸里的米越来越少,终于有一天来人了,这只再也跑不出去的老鼠被轻而易举地捉住了,就此葬送性命。
过于追求安全的人喜欢让自己处于一个熟悉的环境中,而不去经历风雨历练,结果一遇到大的挫折,就会一蹶不振。这样的人就算一辈子一帆风顺,也是了无生机,没有什么特别振奋或者特别刺激的事情发生在他们身上。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条鱼,从一出生就听到它的父母告诫它,一定要安全地活下去,不要做违规之事,不要超越安全范围,不要在离住地太远的地方活动,不要和那些不怀好意的鱼接触以免被陷害……这条鱼只吃送到嘴边的美食,他没有朋友,也没有谈过恋爱,没有孩子,也没有特别高兴或者特别伤心的事。每当它居住的那片海区有了天敌人侵,它就缩在洞里瑟瑟发抖,还好每次它都能平安无事地度过危险。它看着那些和它一起出生的鱼类,由于种种原因而不幸地离开这个世界,在叹息之余,更加坚信自己的生存哲学。它活了很长时间,但没有什么特别让他印象深刻的事。在它的一生中,唯一清楚的一件事就是要苟且偷生。当它感到自己将死的那一天,它微笑着对自己说:“生活其实就是个无趣的东西,我总算没有辜负父母的嘱托。”
这条鱼是幸福的吗?绝对不是。因为它没有过对于不幸福的体验。它的一生没有波折,没有起伏,没有大悲大喜,就算长寿,也并不值得羡慕。
在工作中,你可以选择安稳,也可以直面瓶颈。如果你只想要一份安稳,那么你永远享受不到奋斗的乐趣,还很可能会逐渐失去抗风险的能力。而如果你敢于面对危险,并能想尽种种办法反败为胜,你就会有自己的成就感,你的工作之路也会变得更为圆满。你如果想要证明自己、成就自己,那就不要害怕或者躲避危险,而要增强自己的实力,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随时可能丢掉“饭碗”
丢掉“饭碗”,无疑是80后职场人士最大的瓶颈。我们先看一个身边的真实故事:
有位销售经理名叫孙胜利,他很能干,认识他的人都叫他老孙。老孙在某大型企业干了十年,是整个机电系统闻名的销售经理。他头脑活络,路子又广,在该企业里,他的位置可谓举足轻重,至少很多人这么认为。以前,他接到总经理的电话,一定会“闻声而起”,以最快速度赶往总部。而现在,他可以一边和朋友们吃饭,一边和总经理聊天:“赵总啊,我现在很忙,正在和客户谈话。”
就在2008年全球经受经济瓶颈冲击的时候,老孙的单位也进行了企业改制,老孙原以为有望再进一步,晋升为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但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他不但原地踏步,继续当他的销售经理,而且还听闻单位近期要进行裁员。
果然,没过几天总经理便找他谈话,和他商谈裁员的事,老板已经决定,将公司的销售部和宣传部合并,并裁掉一部分员工,而老孙和宣传部经理两个人中,也要有一个下岗做普通员工,或者辞职另谋高就。老孙心里当然明白,领导既然来找他谈话,意思再明白不过了,而且谈话中也暗含劝退之意,其实董事会早就定好要让老孙下岗了。老孙考虑了几天,终于递上了辞职信,他当然不愿意再去做普通员工了。老孙在职时或许有些居功自傲,以为自己功不可没,便不思进取,消极怠工,结果公司裁员便轮到了他的头上。
裁员与被裁,在职场中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跟生老病死一样平常。但对作为当事人的员工来说,被裁的滋味的确很让人难受。
曾经有人针对跨国公司的高层进行过这样的调查:如果可以将公司中所有他们认为没有价值的员工都裁掉,那么他们会裁掉多少人?结果显示,这一比例占员工总数的60~90%!如果数据是真实的,我们就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没有人不可替代,我们随时都有被裁掉的可能!
没有人不可替代!多么触目惊心的一句话,更可怕的是,这还是铁一般的事实,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自转公转。
就在2008年全球经济瓶颈阴霆下,为缓解金融风暴的冲击、进一步缓解财务压力,很多公司都在进行大幅裁员。
例如,美国花旗集团在2008年上半年已经裁员约2。3万人,而11月18日又再次宣布计划裁员5。2万人,这个数字约占其员工总数的17,这个裁员计划将使花旗裁员总人数突破7。5万人。同是11月18日,中国香港上海汇丰银行也宣布将裁减450人。而此前,高盛集团已针对其逾3。25万全球员工启动裁员10%的计划,美林已裁员约5700人,约占其员工总数近9%,摩根也已裁员4400人。电信设备商诺基亚西门子也在11月份表示未来公司将在全球裁员约,820人。世界第四大计算机服务器制造商Sun公司同样发表声明称,Sun公司将在全球裁员500。至6000人,这个数字约占其职员总数的15%至18%。现如今,那些坐在外企办公室的白领一族已经不再用QQ或者MSN相互探讨股市的亏盈,而开始关注各自的前途问题了。
受世界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的上班族的前景也不容乐观。据广州火车站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10月11日至27日,广州站共发送旅客1174078人。与去年同期相比,这一数字增长了128881人。这些人多数都是在广州的打工者。来自湖南怀化的小文坐在广州火车站的候车大厅中,脸上露出无奈的表情:“挣扎了半年多,最终还是被公司给裁掉了,没办法,工作难找,各公司都在裁员,只能回老家去自己创业。”在中国的很多沿海城市,部分中小企业举步维艰,庞大的劳动力市场正承受着这一波侵袭。大量外出谋职者被迫回乡。
据相关统计,截止2008年9月底,中国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30万人,登记失业率为4%01至9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36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09万人。
丢掉“饭碗”的瓶颈已经成为所有上班族的共同瓶颈,公司老总和高层们为什么要这么残酷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他们不得不那么残酷。在经济瓶颈的背景下,一个企业所要面对的瓶颈,远比一个职员所面对的瓶颈残酷千万倍。这一点从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就能够得到证实,因为每过十年,就会有超过13的企业从这个名单上消失。如果连比尔·盖茨都说“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那还有谁能够认为自己的企业可以基业常青?当人人都在慨叹华为如春天般的蓬勃茁壮时,华为的老总任正非却在企业内刊上发表了《华为的冬天》,让大家做好迎接“寒冬”的准备。
如此强的瓶颈感当然不是拿来作秀的,职场上面临的瓶颈的确就是这么残酷。在这一个瓶颈四伏的时代,你如果没有一种瓶颈感,下一个被裁掉的也许就是你。
墨守成规阻碍成功
有很多80后对当前的状态并不满意:他们受不了自己的生活过于平淡,不喜欢每天的工作单调而缺乏新鲜感,这时候,就得试着做出改变了。那种墨守成规的人,即使对自己有所不满,也不会去打破僵局。他们意识不到正是种种形式上的东西,阻碍着自己取得更大的成功。
专门从事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伯特·克利杰在其著作《改变游戏规则》中指出:“在运动场上,很多选手创造佳绩,都是因为他们打破了传统的比赛方法。”他认为:“突破思考是一种心态,可以鼓励人不断学习,不停地创造。所以,如果你想改变习惯,尝试新的挑战,那就突破规则,改变游戏方法吧!”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些成功人士,不管别人说什么,都会按照自己的思路行事,他们善于打破传统规则,也因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一般人为了维护还可以过得去的状态,都会拒绝做那些没把握的事,结果过上十几年,还站在最初的起点,当他们看到别人成功时,只会或者羡慕或者妒忌或者鄙夷或者自卑.,而不会想着靠自己来打破当前的状态,靠自己赢得同样的受人尊敬的地位。所以一般人都很难成功,其实他们并不是没有成功的潜质,而是他们自己强行抑制了自己的发展。
当你不再墨守成规,而是决定改变规则的时候,你就掌握了工作上的主动权。那么,什么时候你需要做出改变呢?我在这里建议:当你实在没有办法从过去的经验中找到有可能更成功的方法时,你就要迈出新的一步了。是的,求新求变可能会让你陷入某种尴尬境地,但若你不肯努力,或者不够相信自己,那么你将很难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
很多人总是在遭到大的冲击时才想着去改变,而这时候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在你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的时候,就要有打破成规的勇气,试着做些什么让当前的状态变得更好。你应该是一头运动着的猎豹,不断奔向新的世界;而不应该是一只坐在井底的青蛙,守着头顶那一方蓝天,以为那就是全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