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雁既具有惊人的个体飞翔能力,又富有令人叹服的团队精神,因而,他们的两翼似乎有了灵性,使他们能够以轻松自如的风姿成为长空的主人。
由此,想到我们人类的团队精神。
你可能已经注意到,大凡胸怀大志并取得成功的人大多善于从自己的同伴那里汲取智慧和力量,从同行者那里获得无穷的前进动力。这里,我们姑且不说马克思恩格思、居里夫妇以及贝尔兄弟式的合作,而只是指更广泛意义上的智能互补和人才合作。
由于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对于一个立志开拓希望获得成功的人来说,已经不仅仅需要个体的精进,而且需要知识的高度集结作为成功的基石。因此,你越是善于从群体中求知,越是不断地开拓新的求知领域,你就越是有益于人与人之间的优势互补,使你的智能结构越是完美,越是富有应变能力,进而越是能够应付变化繁复的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大雁阵形的位置移动,还会给我们人类以另一层深刻的启迪。当今,人类为了解决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乃至于各个领域的某些重大问题,单靠个人单枪匹马的个人奋斗已很难奏效,往往需要人才的兵团作战和多学科的交汇。即使是在经济领域,即使你只想做生意,你也需要团队合作。所以,掌握适当的时机和在适宜的范围内,善于组织人才的交流和分工的变化,有助于我们触发和选择新的思维角度,进而获得新的突破,这也更有助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
所以有人说过:大公无私的团队合作精神,不但会为我们这一代带来好处,同时也会为下一代带来好处。
四川长虹的老总倪润峰曾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名言:厂长就是抓机遇的。但是,对于一家企业来说,要想抓住机遇就必须有一支能打硬仗的的队伍,只有一支能打硬仗的精诚团结的队伍,才能无往而不胜。倪润峰就此曾精辟地指出:“一个强手如林的市场,企业前10年拼的是技术,而后10年拼的是人才。”
1989年,中国的市场持续疲软,各厂家为度过难关纷纷减员限产,企业富余人员骤然增加。在这种情况下,89届毕业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也就自然“疲软”:许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倪润峰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次大好的人才储备的机遇。他决定趁此机会多吸纳一些毕业生,然而,国家的人事制度卡得很死,按惯例,长虹每年只接收十几名大学生,这自然不能满足倪润峰的胃口。于是,倪润峰使出了浑身解数:
到人事部门去申请指标……
到各学校去洽谈……
那一年,长虹接纳了300多名大学生,其中清华、同济等重点院校的高才生就不下数十名。自然,这批高素质的人如今大多已成为长虹的技术骨干、管理专家、谈判能手……当时间进入20世纪90年代,等到其他各生产厂家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的时候,倪润峰的人才储备优势则已使长虹厂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方面领先了同行一大截。
俗语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要想得到帮助,首先自身要是“好汉”。反过来,“好汉”只有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尊重人才、礼遇人才,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才能将团队效应发挥到极致。倪润峰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实际上是团队的成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结果。所以说,发扬团队精神,正是倪润峰成功素质中不可缺省的一环。
因而,我们欲获发展成功,需要我们有团队合作精神,认同团结和伙伴意识,你绝对会受益非浅。在这里,贪婪与自私没有半点生存空间。
5.职场中不要搞“小圈子”
人脉经典:办公室是朋友的荒漠地带,偶尔的绿洲也是海市蜃楼。所以,朋友是朋友,同事就是同事,别拧成了麻花。
与每一位同事保持友好的关系,尽可能跟不问的人打交道,尽量不要被人认为你是属于哪个圈子的人,这无意中缩窄了你的人际网络,对你没有好处。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大都较为前卫,许多的私事不喜欢让人知道,哪怕是最要好的朋友。所以你可别轻易侵入对方的这个“领地”,除非对方自己主动向你说起。
你应喜欢问问题。你不要认为事情该这样做,所以你就埋头去做。为什么不花一点点时间先问问同事一般都怎么做。培养好问的态度,不要怕别人认为你怎么什么都不懂。和做错事相比,问问题真的没什么。
不做流言蜚语盲从者,但是也不宜不理会谣言。谣言是很多事情的迹象,是山雨欲来前的征兆,即使细节都不对,但是无风不起浪,你仍可以从中推测出些端倪。大原则就是,你有兴趣听,但避免被公推为广播电台。
每个办公室一般都有这样的人,这种人在你第一天上班时,就会跑来向你嚼舌根,告诉你说:“老板对每个新进人员都很好,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你就会知道他的真面目了。”这样的话你听听就好,可别发表意见。因为这种人最有本事搅乱一池平静的水,然后假装自己一点干系也没有。记住,跟你说别人坏话的人,很可能在你一转身,马上就和别人说起你的坏话。
善意的微笑,不宜忽略轻视你的对头。大部分人都认为朋友给我们最大支持,而对头企图伤害我们,所以不去理会他。事实上,朋友说好听的给你听,保护你,相反地,你的对头恨不得抓到你的小辫子,你一出错,他就马上指责,不会保留,他们攻击的正是你最脆弱的地方。所以应该好好正视对头着眼处,并利用这个机会重新修补盔甲,弥补缺点,下次他们再来时,你已经气定神闲,准备好了。
无论她是茶水阿姨、实习生或总经理,无时无刻不在向人展示灿烂友善的笑容,必能赢取公司上下的好感。年轻的同事视你为大师姐,年长的把你当女儿看待,如此亲和的人事关系必有利事业的发展。
不搞小圈子,不宜总认为同事是知己。几个月下来,小玲对你的事清清楚楚,她听到你妈妈在电话上唠叨,知道你男友的呢称,你们形影不离,吃中饭又通常是你倾吐心事的时候。这一切让你觉得能交到这么贴心的朋友真好,但是三个月后,你提职加薪,而小玲没有,更巧的是,你成为她的上司,这时,身为你的最好朋友,她应该会替你感到高兴吧?但愿如此。但是,权力与金钱常常会改变许多人的想法,尤其是关系到前途时,这时候你可能要担心自己的秘密了。
有原则而不固执,不宜只做好分内工作就够了。工作能力、效率、可信赖的程度、学历,都不会是惟一重要的。无论你是老师、护士、会计还是秘书,工作环境都是人组成的,学习如何调节与上司或同事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一种办公室的生存技巧。
不要阿谀奉承,不宜露骨地吹捧上司。有些上司不介意听坏消息,因为希望听到所有角度的信息,但是大部分的经理却不会,因为他们也是普通人。也就是说,他们宁可听到好消息而不是坏消息,只是这其中仍然有技巧与心意的区别。“经理你今天看起来好年轻。”这样的话太明显,上司又不是笨蛋,他当然也听得出来。你要做的是找出他真正让你佩服之处,然后适时赞美,就像你的父母夸赞你房间很干净,当你考满分时学校老师夸奖你一样。“经理,你昨天的处理方式,让我们能够把任务顺利进行,多亏有你出马。”你看,以后你做事情一定会顺利得多。
只懂奉迎上司的势利眼一定是众人嫌。完全不把同事放在眼里,苛待同事下属,无疑是在到处给自己树敌。
现代人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变化快,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不搬弄是非,保持对每个人都友善的态度就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6.职场异性相处讲艺术
人脉经典:异性相处有学问。
异性相处也是一门学问,尤其在工作单位,抬头不见低头见更容易遇到,在小小的办公室人来人往身体的距离如何把握,靠得太近容易使人有误解,认为你轻浮,不自重,甚至担上“性骚扰”的罪名;保持距离,又会给人造成高傲、不合群的感觉,所以说两性相处是非常复杂、微妙的,处理不好会影响人身心健康,不利于工作团结,也有损于人的尊严和人格。
一个女孩在来信中说她最近很苦恼,她大学毕业才一年,在某公司做文秘,公司任职的大多是男同事,前任秘书也是个女孩,因为不能正确处理与异性同事的关系,搞得乌烟瘴气,流言蜚语满天飞,她吸取前任的教训,不过多地与男同事来往,公事公办,可是男同事私下给她起外号,干什么事也不叫她,她感到孤独,有一种被人遗忘的感觉,但是又不知道异性之间尤其是同事之间如何交往,因此感到非常苦恼。
与异性相处,首先要建立健康的两性相处的心态,现在已步入21世纪,男女两性一起工作的情况是很多的,好心的人,他(她)会因为多数人对异性有看法而暗中帮助异性工作,把这种情况看做是两性平等的一个标志,人人互相尊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在同一单位工作,又是青年男女,很容易产生共同语言,也容易滋生恋情,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问题是如果想在异性中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发展成恋情,那另当别论;如果压根不准备在同事中发展恋情,就应当将感情投入控制在友情的范围内,即使有好感,也要正确对待,如果有人射来丘比特的爱箭,也应该明智地化解,不要认为人家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搞得满城风雨对谁都不好。
生活中还有一种女孩对谁都若即若离,倒是无情却有情,甲请吃饭她欣然前往,乙送礼物她高兴接受,今天给这个送个秋波,明天给那个抛个媚眼,给人造成“乱爱”的感觉,这样的女孩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脚踩几只船,哪个也靠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