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别太计较了 > 第9章 摆正心态不抱怨对手(第2页)

第9章 摆正心态不抱怨对手(第2页)

所以说,让对手原谅我们的好方法就是骂不还口。不过,这对于一般人来说,相当不容易做到,因为一被骂,自卫的本能就立刻升起。但如果我们口才不佳却硬要回骂,有理也变无理;如果我们自恃口才好,唇枪舌剑一来一往,我们也不一定占得了便宜,骂赢了对方,对方心存积愤,这对我们也不是好事。不妨沉默以对,让对方无功而退,因为他已经骂过了我们,我们又没还口,如此便会降低他对我们怀恨在心的可能性。

不管我们有理还是无理,骂不还口,都能让对手觉得我们并不是太过于针对他,我们与他的过节可能只是误会。而这样反省以后,他就可能觉得自己这样“骂人”实在太过分,就会对我们产生歉疚,从而进一步原谅我们。

有一个平日和卡内基在生意上就存在竞争的钢铁商人,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大肆抨击卡内基,说了卡内基许多难听的话。

就在卡内基来到人群中听他的高谈阔论的时候,那个人还没有看见卡内基,仍旧滔滔不绝地数落卡内基。宴会主人觉得非常尴尬,他生怕卡内基会忍耐不住,当面加以指责,使这个欢乐的场面变成了舌战的阵地!

可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卡内基表情平静,等到那抨击他的人发现卡内基站在那里,反而满面通红地闭上了嘴,感到非常难堪,正想从人群中钻出去。卡内基却真诚地走上前去,亲热地跟昔日的对手握手,好像完全没有听到他在说自己坏话似的。

竞争对手脸上顿时一阵红一阵白,进退不得。这时候,卡内基给他递上一杯酒,使他有机会掩饰一时的窘态。

那位抨击卡内基的人,第二天亲自来到卡内基的家里,再三向卡内基致谢。从此他变成了卡内基的好朋友,生意上也互相支持。这个人还常常称赞卡内基,认为他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使得卡内基的朋友都知道卡内基多么多么慈祥、和蔼,从而更加亲近他、尊敬他。

卡内基就是卡内基,受到对手的侮辱也不在乎,相反拿出诚意,示以友好,从而使双方赢得了友谊,获得了交流。

卡内基和他竞争对手的交情是一种“不打不相识”的交情,其中有有包容,宽恕,有豪爽的侠情,有慷慨的义气。

当我们树立了一个对手的时候,我们所得的将不只是十个对手,我们在精神上所受到的威胁将十倍百倍于他实际上给我们的威胁。

如果我们用高尚的人格感动了一个对手使他成为我们的朋友的时候,我们所得到的也将不只是十个朋友,我们在精神上所感受的欢乐和轻松也将十倍百倍于他实际上所给我们的。

首先来看看一个人“报仇”所需要的投资。

精神的投资——每天都去计划“报仇”这这件事,每天的经历都投入到这方面,想到切齿处,情绪心神的剧烈波动,很有可能影响身体的健康。

财力的投资——有人为了“报仇”而投入了一辈子的事业,大有“玉石俱焚”的味道,就算不放下一辈子的事业,也得花费不少的财力去做报仇的部署。

时间的投资——有些“仇”不是说报就能报,一年、两年、三年、五年,甚至二十年、四十年都可能报不成,就算仇报了,自己也已经鬓发斑白了。

由于“报仇”此事投资颇大,况且还未必报得成。不管报成与否,只要“报仇”这件事存在,我们就得既思考又行动,既费力又费心,损耗自己的元气,因此我们还是主张“有仇不报”。

一个有智慧的人、成熟的人懂得掂量轻重,知道什么事对他有价值、有意义,“报仇”这件事尽管可消“心头之恨”,但“心头之恨”消了,却极有可能迷失了自己,所以“君子”有仇可以不报。

人和动物在某些方面是还是有区别的,动物的所有行为都依照本性而发,属于自然的反应;但人不同,经过思索,人可以依照当时需要,做出各种不同的行为选择,例如学会爱我们的对手。

爱我们的对手,实际上,是件很难做到的事,因为绝大部分人看到对手都会咬牙切齿,都会有灭之而后快的冲动。如果环境不允许或没有能力消灭对方,至少也会保持一种冷漠的态度,甚至会说一些让对方不舒服的嘲讽话,可见要做到爱对手真真的是很不容易。

正因为难,所以人的成就才有大小之别、高低之分。也就是说,能当众拥抱对手的人,他的成就往往比不能爱对手的人要“非凡”一些。

能爱自己对手的人也就是站到了主动的地位,采取主动的人“制人而不受制于人”,采取主动,不仅仅迷惑了对方,使对方搞不明白我们对他的态度,更迷惑了第三者,搞不明白我们和对方到底是敌是友,甚至可能误认我们已“化敌为友”。可是,是敌是友,只有我们才心知肚明,但我们的主动,却使对方处于“应战”、“接招”的被动局势。如果对方不能够“爱”我们,那么他将得到一个“心胸狭窄”之类的评语,两相比较,二人的份量不言自明。爱我们的对手,除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对方对我们的敌意,使我们对对方的敌意不被恶化。换句话说,在为敌为友之间,留下了一条灰色地带,免得敌意鲜明,反而阻挡了我们的去路与退路。

此外,我们的行为也将使对方没有立场对我们再进行任何攻击,他若不理睬我们的拥抱而仍旧攻击我们,那么他必定会遭到众人谴责。

最重要的是,爱我们的“对手”这个行为一旦做出来,久而久之必会成为习惯,让我们和别人相处时,能够大度一些,容天下人、天下物,进退自如,出入无碍,而这恰恰是我们成功的重要本钱。

不抱怨的智慧:

要想做一个人脉高手,就应该像圣经上说的那样“爱你的对手”。爱你的对手是在丰富我们人脉关系中所必修的一课。

3.化敌为友

草原上,狮子和野狼同时发现了羚羊,它们商量好一起追捕那只羚羊。它们合作良好,当野狼把羚羊扑倒,狮子便上前一口咬死了羚羊。但这时狮子起了贪心,不想和野狼平分这份猎物,就想把野狼也咬死。可是野狼拼命抵抗,后来它虽然惨死在狮子的嘴下,但狮子也由于深受重伤,无法享受这顿美味了。

我们可以想一下,狮子如果不如此贪心,而与野狼共同分享那只羚羊,岂不皆大欢喜?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你活我死”或“你死我活”的游戏规则!

常常听见有人说,人生如战场,但人生到底还不是战场。战场上敌对双方不是被对手消灭就是消灭对手。而人生赛场不一定如此,为什么非得争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呢?

大自然中,动物们出于生存的需要,弱肉强食的现象较为普遍,这是。但人类社会不是动物界,团体和个体之间,个人和个人之间的依存关系相当紧密,除了竞赛之外,任何“你活我死”或“你死我活”的游戏对自己都是不利的。

李光弼、郭子仪都是唐代大将,二人原本在节度使史思顺手下听差,但二人长期不和,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后来,史思顺外调,郭子仪因才华出众而被任命为节度使,李光弼欲带兵逃走,他担心郭子仪公报私仇,但又有点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当史思明、安禄山发动叛乱时,唐玄宗命郭子仪领兵讨伐。身为大将,此时正是报效祖国的时刻,李光弼找到郭子仪说:“我们虽共事一君,但形同仇敌,我是死是活,如今你大权在握,你看着办吧!但恳请放过我的家人。”

顿时,众多将领不知所措,营帐里的气氛凝固起来。郭子仪如果在这种情形下感情用事,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但郭子仪毕竟具有大将风度,他握住李光弼的手,眼含热泪地说:“皇上不理朝政,国难当头,作为臣子,我们怎能以私人恩怨为重,而置国家安危存亡于不顾呢?”说完倒地便拜。

郭子仪的诚心感动了李光弼,在战斗中他积极出谋划策,打败了叛军。郭子仪推荐李光弼当上了节度使。后来,李光弼与郭子仪同居将相之职,权力也日益增大,二人之间没有半点猜忌之心。

我们说,这个结局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它不仅因为郭子仪宽广能恕,虚怀能容,更因为他的诚心感动了李光弼而获得双赢。就像廉颇与蔺相如的关系一样,郭子仪与李光弼的友谊也成为了千古佳话。

当你行走在社会上时,希望也能像郭子仪那样采用“双赢”的策略。这倒不是看轻一个人的实力,认为你无力扳倒自己的对手,而是为了现实的需要。

那种“你死我活”的争斗在长远利益、实质利益上来看都十分不利。所以你应该和对手相依相存谋求双赢互利。与对手合作追求双赢,不仅能把对手变成合作者,更能让对手体会到你的诚意,原谅你以前对他所犯下的错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