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队长不动声色,将目光转回那人脸上。那人年纪极轻,也不过二十左右,脸上虽带些风尘沧桑,但眉目清朗,看样子确实不像奸佞之徒。
年轻人微微一笑,忽地开口道:
“队长,你好!”
秦队长吓了一跳。胡商也说东越话,口音却是千奇百怪,但这人居然说得一口纯正的东越官话。
哈索立刻道:“队长您瞧,这孩子就是聪明伶俐!我店里就缺一个能说会道的伙计,队长,您看--”
秦队长暗道,哈大胡子在这里经商多年,自是可靠之人;他上下活动几天,凭他的道道,京畿衙门的通行文书一准办下。反正早晚要放这人进去,倒不如由我做个顺水人情―――”
想到这里,他神色忽地肃然,背手对哈索道:
“上头有令,可疑人等一律不得放入城中。你进城后,即刻带此人来衙门受讯,不得耽搁时间,否则我带人来你店拿你,知道吗?”
这番话语意颠倒混淆,但哈索心领神会,立时道:
“队长说得是!进城后我亲自带他来衙门――”说着,他凑近前小声道:“上回您看中的那只小座钟不是没货嘛,这次我特地从疏勒带来一只,要不您亲自来小店瞅瞅合不合意?”
秦队长未予置否,摆了摆手,转身便走。
士兵将胡商一一验看完毕,将城门口木栅一开,长长的商队便如流水般涌入城中。进城后,集聚许久的胡商终于分道扬镳。
哈索的店铺开在永州最繁华的大街――熙春大街上。回到店中,也顾不得休息,哈索指挥伙计们将四五十匹马驮着的货物卸下,分门别类归置一边。忙了大半天,马匹终于卸空,然后被赶进马厩。他擦了把汗,喊道:
“翰青,我们去吃饭吧!”
那个和哈索一起进城的年轻人――翰青,放下账本和笔,答应一声。
哈索回永州之时,携了大批货物,偏他又是商旅领队,常忙得陀螺般团团转,但身边那五六个伙计,使用起来并不趁手,没过几天携的货物便丢了三四件,气得他直骂娘。谁知走到疏勒边境时,忽地冒出个年轻人,手脚勤快脑子灵活更是通晓文墨,几天里帮他将四五十匹马管得妥妥当当。年轻人自称翰青,疏勒国人氏,欲去东越游学。哈索见翰青聪明诚恳,办事利落,又说得一口流利东越官话,便力邀他同行。翰青犹豫一会,才点头同意。
饭桌上,哈索便将打了一个月的主意搬出来――要翰青留下,酬劳自然十分诱人。
翰青微微一笑,道:
“我这番前来,是艳羡东越文化的古老与博大,想四处走走看看。这样罢,下回路过这里,我定进来瞧瞧哈老爹。”
哈索自然不舍,却也不便妨碍人家。饭罢,他又拿出十多两银子送与翰青。
翰青也不推让,拿了银子,辞了哈索,步出店铺,飘然远去。
此时已是午后,太阳已偏过一边去。翰青脱了黑裘,着着轻袍,慢慢走在斜阳下。春风吹拂,细碎的桃花瓣如飞雪般漫舞,沾着他的衣襟。他扬起脸来直视远方,眉间疲意尽去,明亮灰眸闪闪发光,口中轻喃:
“永州,我终于到啦。”
三两行人放慢脚步,将好奇的目光放在这个容貌有些与众不同的年轻人身上;偶有路过的女孩儿,抿着嘴巴,将那衣袂飘飘的身影,偷望了好几眼。
完的
竹枝词 第三篇:战歌 第二章(小修)
章节字数:3269 更新时间:08…04…02 21:43
西山陵寝,位于永州郊外的西山脚下。方圆百里的缓坡山林,杳无人烟却是守卫森严。郁郁葱葱的松树林中,掩映着东越数十位皇帝皇后、亲王王妃的陵墓。
这里是东越的皇家陵寝。
晏之临没有登过基,只是一位年轻夭亡的皇太子,所以他的陵园,只在西山东南角落里,占据了小小的一处。
郁竹将一捧蔷薇紧挨着汉白玉墓碑放下。蔷薇是今早才摘下的,青翠欲滴的绿叶拱着十来朵盛放的小碎花,生命的气息蓬勃而浓烈。
蔷薇是之临最喜欢的花。他常在隆福宫后院的墙根处慨叹。
“栽在花坛里的蔷薇寥落零星,反倒是这里的花长得灿然如锦。它不屑于讨好人,只为自己和真心喜爱它的人开放。所以,它是种很有骨气、与众不同的花,郁竹,你说是不是?”
郁竹深深地呼吸。
花坛的围栏是桎梏,广阔的天空下,才是它们自由生长的地方。
之临,是真正的爱花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