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琼瑶爱情世界琼瑶剧能否再创奇迹可以播放 > 第3部分(第3页)

第3部分(第3页)

这部小说,将古诗的意境,和小说的人物、故事、氛围,融合得最为完美、最为流畅、最为自然。

《在水一方》书名的出处,是《诗经—秦风》中的一篇,题名为《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此诗,得到了历代的诗人们的高度赞赏,认为这是一首情深景真,风神摇曳的绝妙好诗。

一直到现在,这首诗还被我们津津乐道地传诵。稍微读过一点书的人,都耳熟能详地能念上那么一两句。

然而,对于我们中的许多人来说,最初对于《蒹葭》这首诗的认识和启蒙,却是从邓丽君所唱的那首流行歌曲《在水一方》而来。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邓丽君像一夜春风吹来,忽然间风糜大陆。从此之后,她甜美的歌声温暖和抚慰了几代人的心灵。

《在水一方》那首歌曲,从此刻骨铭心地成为了我们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集体记忆。

邓丽君是歌坛的一个奇迹,她曾经带给了我们无数的欢乐和回忆。在中国流行音乐史上,她无庸置疑的是承前启后、开宗立派的一代大师。

邓丽君的形象,就像她在《在水一方》歌中所唱的那位美妙的佳人一样,永远地进入了我们的记忆。

一提到邓丽君,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飘舞在苍苍的绿草和茫茫的白雾之间,那个神秘而遥远的美丽佳人。

如果评选邓丽君演唱的十大金曲,我想《在水一方》肯定会榜上有名。

许多人都这么认为,《在水一方》这首歌曲,是邓丽君歌曲中经典中的经典。

琼瑶小说中的那些真、善、美的境界和氛围,还有《蒹葭》诗中的那些哀而不伤、幽雅的意境,被邓丽君诠释得是这样的完美。

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在水一方》这首歌的首唱和原唱,却并不是邓丽君,而是台湾七十年代曾经也是红极一时的女歌星江蕾。

事实上,早在1975年,根据琼瑶的同名小说改编拍摄的电影《在水一方》上映之后,影片的主题曲《在水一方》,就迅速地流传开来。

《在水一方》电影由著名导演張美君执导,男女主角分别由当红明星秦祥林和甄珍出演,影片主题曲便是江蕾主唱。

江蕾是当时台湾海山唱片公司的一位红歌星,后被歌林唱片公司网罗,成为公司力捧的*歌手。江蕾外形甜美,歌声婉约,她首唱的《在水一方》这首歌曲,曾经深深地打动了当时众多的歌迷。

然而,无论如何,她却不能与天后级的巨星邓丽君,相提并论。

八十年代初,邓丽君翻唱《在水一方》之后,她完美的天籁之音,无可挑剔,就此成了空谷绝唱,永远的经典。江蕾的原唱,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听。

据说,当时与邓丽君同时代的歌星,非常害怕自己首唱和原唱的歌曲,被邓丽君翻唱。往往有许多歌曲,一经邓丽君翻唱,就会给这首歌赋予全新的生命力,令首唱和原唱暗然失色。

《在水一方》的歌词,当然是由琼瑶创作。在小说中,每当情节的推进,到了关键和转折的地方,每当人物情感,提升到某一段相对的高潮,就会出现这段《在水一方》的歌词,来烘托和渲染小说的诗意氛围。“綠草蒼蒼,白霧茫茫

第3集 初为人妇(2)

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綠草萋萋,白霧迷離

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願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

無奈前有險灘,道路又遠又長

我願順流而下,找尋她的方向

却見依稀仿佛,她在水的中央……”琼瑶以她真的是天才的语感,高度完美地将这首诗翻译改写为白话口语。这真的是让人惊叹!原来用白话口语,也可以表现出如此优美的古典诗歌的意境。

绿草苍苍,白露茫茫,那水中的佳人有什么样的象征和寓义呢?

直白一点讲,那水中的“伊人”或“佳人”,可以理解为情人、美人。但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传统,历来有以美人比喻君子的习惯。所以,诗歌中的“伊人”或“佳人”,可以是实指,也可以是虚指,可以是美人,也可以是一种美好的理想。还可以是一切美好的可望而不可及的事物,更可以是琼瑶人生传奇中,那永远萦系心头,挥之不去的乡愁。

苍苍的绿草,茫茫的白雾,已是深秋,露深寒重。江边的芦苇随风起伏,南飞的大雁哀鸣阵阵。美人如花,远隔云端。道路既阻且长,梦断万水千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