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琼瑶爱情世界琼瑶剧能否再创奇迹可以播放 > 第3部分(第4页)

第3部分(第4页)

这是什么样的意境?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幽深的画面?琼瑶用白话口语复述着那古老的诗篇,她在隐喻和暗示着什么呢?

我们又一次想起了王勃的那一名句:“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只有在记忆中的故乡,衡阳的江边,才会有这样让人伤感而断肠的幻美的风景啊!这风景,现在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在琼瑶的梦境中出现。

魂牵梦绕的故乡,可望而不可及,中间阻隔千重,琼瑶因此而思心徘徊,不能抑制其无限愁怅的心情。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重章叠唱,一唱三叹。情景在推移,时间在转换,而乡愁在与日俱增,浓烈得如一杯美酒。

这样的歌词,这样的意境,也只有邓丽君这样百年难得一见的巨星,才能够用歌声完美地演译和诠释。

琼瑶的小说真的是不一般,真的是不能小看。

表面的言情背后,其内在的底气,传承着海外的游子们浓浓的乡愁和哀怨,它暗合了那个时代特异的精神风貌和气质。

八十年代,琼瑶红遍大陆之后,大陆第一部拍摄琼瑶作品的电视连续剧,便是《在水一方》。

由此可以看出,琼瑶的这部小说,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而电视连续剧中杜小双的扮演者李芸,也成为了大陆观众心目中永远的经典。

琼瑶的小说《在水一方》,创作于1975年。经过人生中太多的风风雨雨和波澜,这时的琼瑶,心情已经平静了许多,她的生活渐渐安定了下来。她与平鑫涛之间,那些秘密情感的纠葛,也渐渐理出了头绪。现在,她能够更为心平气和地回忆往事,思考人生和爱情的意义。

琼瑶无疑很看重这部小说的写作。这部小说,琼瑶修改了达四次之多,这在她以前的小说中并不常见。

琼瑶为什么会对《在水一方》这部小说如此重视,要倾注如此大的精力和心血呢?

我以为答案应该是这样:

《在水一方》这部小说,其实带有自传性质,某种程度上有些类似于《窗外》,是琼瑶人生传奇某一个阶段的变构和改版,小说中,有太多她自己人生经历的影子。

有一些评论家,经常会批评琼瑶的小说描写的故事不真实。我以为他们是没有读懂琼瑶的人生和琼瑶的小说。

《红楼梦》开篇那一首著名的五言诗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3集 初为人妇(3)

我觉得其实这首诗完全适用于琼瑶。

我以为,写作对于琼瑶来说,并不是虚构,而是基于她惨痛的生命体验中,更高的现实和真实。琼瑶小说表面上的言情,表面上的大悲大喜的爱情故事,其本质,却是对生命永恒的歌颂,是对生命中丰富的现实的赞美。她所架构的那些纯美理想的境界,其实是基于一种更为深刻的人生哲学。

琼瑶的小说,特别是前期和中期的小说,往往都或多或少,或浓或淡地有着她自己人生经历的烙印。

如果说《窗外》是琼瑶经历的本色出演,那么《在水一方》则是琼瑶人生经历的暗喻和改版。

现在,我们来看看那时琼瑶的生活是怎样的情形。

1958年7月,琼瑶大*考再次落榜。

这一次落榜,琼瑶十分的平静。

太多的失败,太多的伤心,她的感觉已经迟钝和缺失。她似乎已经变得麻木。

落榜后的一段日子,琼瑶过得浑浑噩噩,她不知道自己今后会有怎么样的命运。

这种日子,直到琼瑶不折不挠的母亲,要琼瑶再考一次,才把琼瑶惊醒过来。

虽然母亲不再反对琼瑶的写作,但她却把琼瑶考大学的那些教科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