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吗?我们小的时候,无忧无虑地生活。虽然没有钱,没有地位,没有爱情,但是真的什么都不用想。做的都是喜欢做的事情。在我们开始慢慢长大后,我们逐渐地给自己增加责任:学习责任、工作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渐惭地却发现自己已经不能做那些我们真的想做的事情了。而我们得到的却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快乐,带来的只是负担,压得我们无法追求别的东西,压得我们无法轻松地面对自己真正的梦想。有的时候甚至就是无事一身闲地去喝半天茶,或是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闲逛,似乎都是不可原谅的浪费。
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我们不断地承担着各种责任,我们追求着成功,追求着财富……其实,也是这种真心追求的理想在吞噬着我们的快乐,侵蚀着我们的健康。
金钱、权贵,都是身外之物,只有生命才是最真实的。大多数人似乎都不能真正选择是要钱还是要命。为钱拼命占去所有清醒时刻,只余下微不足道的少许时间来追寻生命的意义。
有些商人为了事业,忙得没有时间与家人相处,忙得没有时间关爱自己,连身体发出警讯提醒时,也因为太忙而被不经意地忽略,直到倒下来后才终于发出感叹:以前拼命去挣钱,现在拿钱来买命。牺牲自己的健康太不值得,身体一旦垮倒,没有了健康,什么成就,什么名声,什么财富,全都是一场空!有些商人就是这样,终日忙于赚钱,虽然腰缠万贯,但却失去了享受人生的机会。
美国最胖的好莱坞影星当属利奥?罗斯顿。1936年,他因心肌衰竭被送进汤普森急救中心。抢救人员用了最好的药,动用了最先进的设备,倶没挽回他的生命。临终前,罗斯顿曾绝望地喃喃自语:"你的身躯很庞大,而生命仅需要的是一颗极小的心脏!”哈登院长深深地被触动了,作为胸外科专家,他流下了泪。他让人把罗斯顿的遗言刻在了医院的大楼上,以提醒那些体重超常的人。
在19世纪80年代初,一位叫默尔的石油大亨也是因心肌衰竭住了进来。由于两伊战争使他在美洲的十家公司陷入危机,为了摆脱困境,他不停地往来于欧亚美之间,最后旧病复发,才入院。
他在汤普森医院包了一层楼,增设了五部电话和两部传真机。当时的《泰晤士报》中是这样演染的:汤普森一美洲的石油中心。默尔的心脏手术很成功,他在这儿住了一个月就出院了。不过他没回美国。苏格兰乡下有一栋别墅,是他十年前买下的,他在那儿住了下来。1998年,汤普森医院百年庆典,邀请他参加。记者问他为什么卖掉自己的公司,他指了指医院大楼上的那一行金字。后来在默尔的一本传记中发现这么一句话;“富裕和肥胖没什么两样,也不过是获得超过自己需要的东西罢了。”
因此,我们在追求财富的过程中,应有一个度,要遵守一个基本的哲学:“不拿健康换金钱!”
身心健康不但是最宝贵的财富,而且,也是能够带来大量财富的财富。
“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在担当家庭、事业与社会责任的道路上,奋斗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但一定要保重身体,万不可熬到精疲力竭,那样你将会发现损失无法弥补……
世上有赚不完的钱,而人生却有走到头的路。但很多商人一辈子奔波劳碌忙于赚钱,很少有时间坐下来想一想自己能活多久,还可以赚几年钱,享受多少年的快乐。
快乐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人生本是快乐的。有些人认为拥有快乐需要很多条件,需要金钱、地位等许多难以实现的条件,以为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代价,才能换来少许快乐。其实,拥有快乐不需要什么条件,只需要你有一颗要快乐的心。
许文龙是台湾石化界的巨头之一,他所领导的奇美石化公司是生产ABC树脂的全球最大的厂商,其产品产量占全球总产值的20%,可以想象他应该是日理万机,分身乏术,事实却不然。
他说,追求幸福,除了要有钱,更要有时间。所以一周内他只去公司两次,周一是固定在办公室的,周四若无事,这一次也就免了。假日休息时,他特别爱去海里钓鱼,天气不允许的话,则在家里拉小提琴或画画,有时也去艺术馆欣赏佳作。许丈龙特别钟爱艺术品,甚至觉得一人乐不如大家乐,他斥巨资收集和收藏一切能够合法弄到的珍贵艺术品,因此而独建奇美艺术馆,把所有心爱的收藏品都拿出来奉献给大家欣赏,自己也从中得到了难以估量的乐趣和满足。
许文龙的想法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别因为忙着事业而不顾性命。人生以追求幸福为目的,为了生活,为了工作,为了金钱,为了所谓的事业有成,牺牲了自己的享受,失去自己的健康是本末倒置。
拥有健康并不能拥有一切,但失去健康却会失去一切。健康不是别人的施舍,而是对生命的执著追求。不要总是把自己逼得很紧张!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你知道应该在什么时候放下工作,轻松一会儿。在紧张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松弛自己的神经,体验生活中的乐趣,做一个懂生活的人。
3。精神财富大于物质财富
生活的心态是一柄双刃剑,我们总是把拥有物质的多少、外表形象的好坏看得过于重要,用金钱、精力和时间去换取一种有目共睹的优越生活和无懈可击的外表,却没有察觉自己的内在精神在一天天地枯萎。
很多人常常在创业之初把财富等同于幸福,他们告诉自己:等我有了钱,我就幸福了,所以去努力赚钱吧。可是不曾料想,等到自己真的有了钱之后,却发现自己不但根本主宰不了钱,反而被钱所控制了。钱变成了一种负担,限制了自己的生活,使自己不能再仰望天空,从此自己的眼睛永远只能注视着地面,于是失去了选择的自由,不能一身轻松地上路。因此财富有时候使人感受到的是压力,而不是快乐。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正快乐的人并不是那些挥金如土的富豪,往往是那些“穷并快乐着”的人们。
川田一郎是一个农夫,他终日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地耕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虽然生活并不富裕,但是不愁温饱,日子倒也和美快乐。可是有天晚上,他梦见自己得到了18个金罗汉,他从笑声中醒来后,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可是不曾想到的是,第二天,他在耕地的时候,竟然真的挖出了一个价值连城的金罗汉,他的妻子和儿女们都兴奋不已。可川田一郞却闷
闷不乐,整天心事重重,家人问他为什么腰缠万贯了,反而不高兴了呢?川田一郎回答说:“我整天都在绞尽脑汁地思考:另外17个金罗汉到底在哪儿呢?”
得到了一个金罗汉,却失去了生活的快乐,有时真正的快乐的确是和金钱无关。“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把钱财看得太重是极不正常的。
一个人如果因私欲而贪心,将个人欲望无限度地延伸,在前进的过程中就必然会被碰得头破血流;一个人如果正确地对待自己的需要和欲望,正确地处理自己的情感、欲望和现实的矛盾,注重对此进行合理调节,就能够感受到最大的快乐。同时,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说:“知足,不失为幸福快乐之本。”
我们总是把拥有物质的多少、外表形象的好坏看得过于重要,用金钱、精力和时间去换取一种有目共睹的物质生活,却远离生活中的真善美。只有不被金钱所奴役,保持一颗不被铜臭所玷污的心,才能永远与快乐同行。否则,对金钱和财富的贪婪会让我们堕入痛苦的深渊。
欲望是无止境的,我们有着太多的需求,面对着太多的诱惑。然而,在我们满足欲望的同时,也会相对地迷失自我,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财富和地位就代表了自己的一切。可是当所有的一切都失去时,我们的精神就会张皇失措,无所依靠。
我们现在和出生时已截然不同了。出生时,我们一无所有,但年复一年,我们已开始承担起各种责任,被生活的包袱压得喘不过气来。同时,我们也被各种欲望所折磨着。如果我们的欲求总是不着边际,我们便永远得不到它,我们便会无止境地追求它,直到我们筋疲力尽的那一天。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生活已不是一种乐趣,而是一种折磨了。所以,从今天起,卸下你沉重的包袱吧。用崭新的眼光来重新正视你自己,让自己的灵魂挣脱无止境的需求,让自己在贫穷中精神起来。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比例,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两种财富都没有
的人,无疑十分悲惨。而有大量的物质财富而没有精神财富,也会十分痛苦。最好的情况是有足够的物质财富,同时也有能覆盖天下的精神财富。然而,鱼和熊掌很难兼得,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实在是太少了。
我们终身劳苦而获得的财富和我们所能享受到的世俗的欢乐都只是过眼云烟,我们是不可能带着它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我们可以允许财富进入我们的屋内,但永远不要让它主宰我们的心灵,退化我们的精气神。
4。放慢脚步,才能踏上生活之路
承担事业责任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需求,只注重事业成功,为工
作失去生活,这是得不偿失的。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生活,找回
工作在职场快节奏中的都市白领们在职业生活里奔跑。为了不迟到,他们步履匆匆;为了赶时间,他们在快餐店里狼吞虎咽;为了提升自己,“充电”学习进速成班;为了工作,为了家庭……他们每天都在跟时针、分针甚至秒针赛跑,到头来有些人为了承担事业的重任,而把生活拒之于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