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公关口才案例分析 > 第三章 与属下交往的(第3页)

第三章 与属下交往的(第3页)

小王不好意思地说:“依我的意见,简单点,可是丈母娘说,她就只有这个独生女……。”主任说:“哦,咱们单位还有小李、小张都是独生女。”这段话双方都用了隐语。小王的意思是婚礼不得不办。而主任则暗示:别人也是独生女,但能新事新办。

(3)模糊式批评:某单位为整顿劳动纪律,召开员工大会,会上领导说:“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单位的纪律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也有个别同志表现较差,有的迟到早退,上班时吹牛谈天……”这里,用了不少模糊语言:“最近一段时间”、“总的”、“个别”、“有的”、“也有的”等等。这样既照顾了面子,又指出了问题。它没有指名实际上又指名,并且说话又具有某种弹性。通常这种说法比直接点名批评效果更好。

(4)安慰式批评:年轻的作者向作协领导请教诗歌创作。作协领导一边听,一边喝香槟酒。听完说:“你这首诗,句子虽然疙里疙瘩,像块牛蹄筋,不过我还读过更坏的诗。这首诗就像这杯香槟酒,勉强还能喝下。”这个批评虽严厉,但有余地,给了对方一些安慰。

(5)指出错时也指明对:大多数的批评者,往往是把重点放在指出对方“错”的地方,但却不能清楚指明“对”应怎么做。有的批评人家说:“你非这样不可吗?”这是一句废话。因为没有实际内容,只是纯粹表示个人不满意。又如主管批评员工说:“办公室一团糟,又有客人要来,你怎么只管坐在那儿看报?”这种话也不会起作用,他只说了一半。

(6)别忘了用“我”字:一位领导对其员工说:“我看你这套时装,过时了,真难看。”这只能是主观意见,他人未见得有同感。

正确的表达方式,应当说明这只是你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这样,人家能听得比较入耳,甚至有兴趣了解一下你为什么有此看法。

(7)克制“我”的情绪:在批评之前你首先要观察自己,你觉得自己的心情紧张吗?对对方心存不满吗?把你的感受——愤怒、埋怨、责怪、嫉妒等先清理一下是有好处的。

有经验的领导认为,未开口批评人家之前,先检讨一下自己所持的是什么态度,是积极还是消极?情绪不好是很难掩饰的,而这种情绪有极强的传染力,一旦对方感觉到这一点,立刻会激起同样的情绪,立即会抛开你的批评内容,计较起态度,这种互为影响的情绪会把批评带入僵局。因此智者不可不虑。

5。批评下属要及时

身为上司,经常会遇上棘手问题,除了公事,还包括一些私事,如下属闹情绪、发生矛盾、纠纷……都需要你去调解。对这些事,作为领导的你必须以朋友的口吻去问对方:“有什么可以帮忙的吗?”或“有什么问题呢?看看是否可以替你解决?”这样,有助于了解问题的因由。

要是工作繁忙,未能及时抽空处理,可以先进行慰问,例如传递一张字条,写道:“我知道发生了不对劲的事,只要完成手上的工作,我会尽快帮助你解决的。”关切、诚恳,对下属是一种鼓舞。

记着,别以为经过一次安慰以后,问题就可以不了了之,你有必要存歇息之后,做些善后工作,一方面舒缓下属由于彼此矛盾或纠纷造成的紧张气氛,另一方面多了解下属间的矛盾原因,这与你日后制定工作方针大有关系。

当你对某下级的工作不满时,却又不想当面批评,怎么办呢?不错,矫正下级的错误是你的任务之一,但低调一点,先尝试改变其态度,更为上策。要是你发现下级犯了错误时,可以直接告诉他你心目中的要求,但切忌说:“你们这样做根本不对!”要以提醒的口吻跟对方说为好。

切记,不要作人身攻击,例如:“你这个态度,我不欣赏。”或“为什么你总是不能客观点。”等,这样的说法,只会令双方关系尖锐对立,对事情一点帮助也没有。

预先想清楚要说什么话,大前提是“对事不对人”。

还有,要掌握速战速决的分寸,一俟有不满,应立刻采取行动,切勿拖延下去。拖的不妙之处是,对方会想:“我一直都是如此办事,为什么过去没有意见?”以为另有原因,就更加不肯合作了。同时,你本身也可能把事件淡忘,旧事重提,其震撼力就大打折扣。

一般上司是不会直接找下级员工对某事作批评的,遇上有不满的地方,总基向部门主管提出,促请他们切实“批评”下属。

正面批评别人是一件十分尴尬、为难的事,但作为领导,这亦可算是你的必要工作之一,所以应该把握一下批评的分寸和掌握批评的口才技巧。

当你要进行严厉批评时,请预先跟当事人约好一个时间,让对方有心理准备,你也可以提前思量该事件的处理法。

把你要说的重点重审一次,这样可助你减少不安的感觉。不妨写下一个大纲,准备随时翻阅,不致因疏漏而要重讲一次。

经常提醒自己:“把据分寸”,“保持冷静”,“不要匆忙”,态度要自然较轻松。记着,正面和诚恳的语态可以令受批评者较易接受和免去尴尬,相反的批评方法,都不是一个拥有良好口才的领导的首选之策。

开场白是很重要的,切忌凡事用“上司认为”来开头,给对方过大压力。

可以婉转地说:“你经常迟到早退,是否有什么隐衷?”“单位有单位的规矩,你迟到早退,实在对其他同事的工作有影响,而且不公平!”“我欣赏你做事速战速决的风格,但希望你能依单位规矩而行,以免阻碍正常工作。”

6。批评下属不能“乱整人”

要想使批评被人接受,除了要讲究说话的艺术之外,还应当注意以下一些问题,否则不但批评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使人反目成仇,使上下级关系恶化,对谁都没有好处:

(1)无凭无据,捕风捉影

批评的前提是事实清楚,责任分明,有理有据。但是,在现实中常常见到有的领导批评他人时,事先不调査,不了解,只凭一些道听途说,或者只凭某个人打的“小报告”,就信以为真,就去胡乱批评人,结果给人留下“蓄意整人”的坏印象。

(2)大发雷霆,恶语伤人

人人都有自尊心,即使犯了错误的人也是如此。批评时要顾及人的自尊心,切不可随便加以伤害。因此,批评人时应当心平气和,春风化雨。不要横眉怒目,以为这样才能显示批评者的威风。实际上,这样做最容易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导致矛盾的激化。因此,批评人应力戒发怒。当你怒火正盛时,最好先别批评人,待心情平静下来后再去批评。

切忌讽刺、挖苦,恶语伤人。下级虽有过错,但在人格上与上级完全平等,不能随意贬低甚至侮辱对方。

(3)吹毛求疵,过于挑剔

批评人是必要的,但并不是事事都要批评。对于那些鸡毛蒜皮的小问题、小毛病,只要无关大局,应当采取宽容态度,切不可斤斤计较、过于挑剔。这种做法,只能使人谨小慎微,无所适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甚至产生离心作用。

(4)不分场合,随处发威

批评人必须讲究场合和范围。有的批评可在大会上进行,而有的只能进行个别批评。若不注意批评的场合和范围,随便把只能找本人谈的问题拿到大会上讲,就会使对方感到无脸见人,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批评人,特别要注意不要随便当着对方下级的面或客人的面批评他。否则,对方会认为你是故意丢他的脸,出他的丑,使他难堪,会引起对方公开对抗。许多争吵,往往是由于批评的场合不对引起的。

(5)乘人不备,突然袭击

批评人,事先最好打个招呼,使对方先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然后再批评,对方不至于感到突然。比如,有的人做错事,但本人并没有意识到。这时应当先通过适当时机,吹吹风,或指定与对方关系较好的人先去提醒他,使其先自行反省,然后再正式批评他,指出其错误所在。这样他有了心理准备,不至于感到突然,就比较容易接受批评了。反之,如果当对方尚未认识到自己有错,就突然批评,不仅会使人不知所措,还会怀疑你批评人的诚意。

(6)清算总账,掲人老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