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儿的盖头是他揭的,已经打量过了,人挺漂亮的。也就因着长相,讷尔苏对曹佳氏还算客气。
接下来夫妻二人的相处,就活似一本小说。原本对妻子不满的丈夫,最后拜倒在了石榴裙下。
说起来,曹佳氏作为平王福晋,还是非常合格的。侍奉婆婆、关心丈夫、管理家务、应酬外jiāo,她本人条件又很好,实是无可挑剔。处得久了,自然能够发现她的好。
‐‐‐‐‐‐‐‐‐‐‐‐‐‐‐‐‐‐‐‐‐‐‐‐‐‐‐‐‐‐‐‐‐‐‐‐‐‐‐‐‐‐
这些对于太子妃来说,只是一场秀而已。表明东宫立场的政治秀,表明东宫不是那么难相处。平王过得幸不幸福关她什么事儿?曹佳氏过得好不好又与她什么相gān?
太子夫妇既不用刻意表现亲和,也不用通过歇斯底里的扁人来显出威风。该吃的时候吃、该睡的时候睡,自从他们家弘旦生出来,所有人心里都有了主意,自打立了太孙,真是什么心思都息了‐‐明珠都成亲戚了。
管好自己最重要了。如果有心qg,再照看一下自家亲戚也就是了。除了跟皇帝对着gān,想gān什么就gān什么。
眼下就有一件亲戚家的事qg需要太子妃关心一下。
盛京又来信了。淑嘉常与淑娴通信,淑娴也不过说些家长里短。其实宫中是禁与宫外jiāo通消息的,架不住特殊qg况。约束得住宫妃的条条框框,约束不住皇子福晋,就更约束不了太子妃了。她们必须与外界jiāo际。
今天这封信给淑嘉出了个难题,她只好跑去问胤礽:&ldo;戴梓是谁?&rdo;
胤礽略一回想就报出了戴梓的简历:&ldo;是个学问不坏的人,曾入值南书房,不过被流到了盛京,怎么了?&rdo;
淑嘉作无奈状:&ldo;我姐姐那里来信,问可不可以请他做西席。&rdo;
胤礽沉默了一下,问:&ldo;他们怎么想起这个来了?&rdo;
原来,淑娴带着小儿子到了盛京,孩子年纪渐长,快要开蒙了,需要提前找个老师。儿子到了这个年纪,说他小吧,又不能不开始读书。说他大吧,又不到能独自上路返京的岁数,jiāo付给别人快递回去呢,又不放心。还是放在身边,择一良师为好。
看了几个,皆不中意,后来听说这里有个曾经入值过南书房的人,淑娴不由动心了。能入南书房的必是学问过人的。着人去打听,此人名叫戴梓,年纪已经很大了,但是学问很好,其教育水平也是有例可证的。戴梓有四子:戴京、戴亮、戴亨、戴高,都是学问很好的人。
淑娴与蒋霆说了,蒋霆又凭关系去查了一回,回来就否了。淑娴问原因。
蒋霆是个小心的人,难得qiáng硬了一回:&ldo;这里有学问原人多了去了,便是要找一个流放的,也不必是戴梓!&rdo;这地方流放的人海了去了,凭良心说,很多文人都是……或有内qg或被重判。比如,陈梦雷,最后还被康熙亲自带走了。问题是……戴梓的罪名是私通东洋,简单地说,通倭。这个罪名可不好办,里通外国什么的,叛国什么的。
他是qiáng硬了,问题是家里的事qg他老婆一向说话很算数。淑娴实在不忍心儿子于学业上有所不妥,委实难以取舍。到底没有狠下这个拒绝的心。
淑娴咬咬牙,最后写了封信问问淑嘉:这个人能不能用呢?如果会惹来麻烦,咱们就敬而远之,如果不行,那就作罢。
胤礽也犹豫了一下,照说一句话否了就好的。只不过,戴梓这事儿胤礽是知道的。当初是南仁怀心怀私怨,串通别人诬告的戴梓。估计康熙也知道,不然这里通外国的,就不止是流放这么简单了。
想了想,胤礽笑道:&ldo;不过是开蒙,亦无不可。&rdo;
第211章过年之前事qg多
皇太子大手一挥,戴梓当个家庭老师也没问题嘛。
淑嘉得了胤礽的批准,得空就写信给淑娴:这人没问题,当个家庭老师还是可以的,好好照顾一下吧。这会儿,太子妃完全不知道这位戴先生是位武器专家。只是觉得呢,自家外甥有个有学问的人教着,也是件好事。
胤礽却摸了下巴:&ldo;当初怎么就没想到这一招呢?&rdo;他是知道戴梓的手艺的。这货做出来的火器比西洋人的qiáng多了!当然,呃,朝廷也是有些忌惮之心的。满蒙游牧,从兵种相克上来说,远距离杀伤xg武器真是他们的克星。努尔哈赤就是让红衣大pào给咔嚓了的。
戴梓的危险xg在于,当时的火器she程并不远有些火铳she程还不如弓箭,而戴梓能够造出普通she程两倍的火器来。更要命的是,他还是一个留着些骨气的汉族文人。文人傲骨,这是康熙欣赏的,武器专家有傲骨,只好让这身骨头去天寒地冻的地方生生锈去了。陈梦雷在东巡的时候献了带了拍马色彩的诗文,康熙就把他带了回来。
康熙年间发往关外的文人不知凡几,大多都是……朝廷看着他们觉得讨厌了的,真实qg况是:这些家伙未必就有什么大罪过。戴梓这家伙胤礽又是知道的,没有什么大问题,这门手艺加上不太好玩的脾气,才是戴梓倒霉的主要原因。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就算真是里通外国也成不了大气候‐‐真要是个危险人物,老爷子早把他咔嚓了,哪会扔到盛京去làng费粮食?还是扔到&ldo;龙兴之地&rdo;?不怕这些恐怖分子在自己老家里祸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