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完美的制度吗?……咱明白了!”
朱厚熜说这句话也是想要提醒朱元璋,不要搞出什么万世不移的《皇明祖训》,避免被那些别有用心之人钻漏子。
朱厚熜思索了片刻之后,再次出言建议道:“太祖爷,还有一件事咱们必须重视起来!”
听朱厚熜说得郑重,朱元璋神色一肃问道:“何事?”
朱厚熜开口突出了两个词:“规范商税!”
“规范商税?”
朱标有些不明白地问道:“规范商税是为了减少商人运转物资之时,被各地关卡收缴‘通过税’吗?”
“我说的规范商税不仅是指‘过关税’的问题!”
朱厚熜回了朱标一句后转头向朱元璋问道:
“太祖爷,你相信后世朝廷能够通过征收商税满足朝廷运转,从而免除所有农税,反而种田朝廷会给补贴吗?”
此言一出,朱元璋登时睁大双眼惊呼道:“啥?免除农税,种田还给补贴?不收农税朝廷哪来的钱粮?”
“农民一年忙忙碌碌,就没几个钱,朝廷就没想收农民的税!”
“不收农民的税收谁的?”
“谁有钱收谁的!”
“你的意思是那些商人有钱?”
“不错,我嘉靖朝开海一来,半年多的时间,就收到税款折合白银一百七十三万七千三百两。
这还是我嘉靖朝刚开始收海贸的商税,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商税收缴范围的扩大,商税超过田税只是时间问题。”
说到这里朱元璋眼中放光,问道:“咱洪武朝也开了海禁,看来咱也该重新厘定商税了。”
听朱元璋说要重新厘定商税,朱厚熜建议道:“太祖爷,商税不可不收,也不可太高,我建议将‘关税’、‘市税’等税收合并为一。
一方面避免反复收税对商人造成过重负担,另一方面避免盘剥了商人、肥了各层官吏而朝廷国库却未能得到充实。”
“厚熜,你有什么建议?”
朱厚熜说道:“朝廷可设置基础税,按照行业是否赚钱设置为三十税一、二十税一。
同时设立阶梯税率,按照其利润多寡,浮动税率,简而言之就是利润越高,税率越高。这具体税率需要太祖爷调查各行各业商贾利润之后决定。
这里有一个建议就是行商者由朝廷登记货物颁发文书,有此文书受大明朝廷保护,在大明境内行商不再需要额外其他杂税。
若没有这文书,到时候不仅要么面临朝廷各级官员的盘剥,还得面临朝廷督税司的追查和惩罚!”
“你说的督税司就是宝钞管理衙门?”
“对,等重新建立宝钞信用之后,宝钞管理衙门就可以改制作为督税司,专门督缴各类税收。”
“看来,宝钞的事咱得放在心上!”
朱元璋在心中盘算了一番之后,说道:“前几个月,东征倭国的军队已经押送回来不少白银黄金。如今想要回收宝钞,唯有盐场产出的盐还差一些。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当差倒是可以在后天的朝会上直接宣布。”
感受着隐藏在神魂中的九渊鼎,朱厚熜开口说道:“盐不是问题,我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