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李时珍传奇故事 > 第16部分(第2页)

第16部分(第2页)

引证经典论述,重申“虚则补其母”的原则,这是对施治方法的高度综合概

括。指明不同脏腑之病,须用不同药物补之:血虚与气虚不同,补药尤有区

别,这是进行了具体分析,使“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得以具体贯彻。最后指

出,只要药能对证,那怕是生姜、炒盐、五味子,都是补药,不只人参、羊

肉是补品。这是从药随病使的原则对补剂作了高度概括,在分析的基础上得

出了综合性结论。批判了多食人参、羊肉为补的世俗之见,令人信服。

李时珍特别阐发了《黄帝内经》关于顺天时用药的原理,标名为《四时

用药例》。他首先指出:”顺春升之气,宜用薄荷、荆芥之类辛温之药;顺

夏浮之气,宜用香薷、生姜之类辛热之药;顺秋降之气,宜用芍药、乌梅之

类酸温之药;顾冬沉之气,宜用黄芩、知母之类苦寒之药。”其所以如此,

这是“所谓顺时气而养天和也”。同时指出:《内经》讲过春季省酸增甘以

养脾气,夏季省苦增辛以养肺气,秋季省辛增酸以养肝气,冬季省咸增苦以

养心气。为何又同上述原理有些差别?这是“既不伐天和而又防其太过,所

以体天地之大德也”。经过正反两方面分析,指明顺天时用药所应注意的两

个方面。既要顺时养和,又要防其太过,把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灵活运

用。就是李时珍利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而获得的“四时用药例”的精神实质。

四时用药例,分析时令的变化,药物的功效,药物的配伍,以及人体脏腑机

制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将各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得出一般的结论,然

后归纳为总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李时珍辩证地利用分析综合方法所取得

的科学成就。

四、批判继承

《本草纲目》将上下数千年积累的医学、药学成果冶于一炉,正可谓吞

吐百家,推陈出新。在研究过程中,李时珍熟练地运用了批判继承的科学方

法。为修订本草,他参考了历代本草著作41 种,医家著作277 家,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如蜜蜂之采百花以酿蜜。每个问题的分析,总是从前人已有的研

究成果出发,经过周密思考,反复验证,或淘汰陈说,或加以修正,或自出

心裁。既重视批判继承,又着眼于新的创造。

本草学的重要特点之一,在于内容的不断更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医药卫生条件不断改善,药物数量在不断增加,

人们对药物的认识也日益精细。最初的《神农本草经》,收录药物只365 味,

简单地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味药物下所作的说明多则几十字,少则几字。

梁陶弘景撰《名医别录》新增汉魏以来医家所用药物365 味,本草总数翻了

一番。唐代苏恭等以《别录》为蓝本增订为《唐本草)。又增药114 种,分为

十一部。宋代唐慎微将《唐本草》以后数种本草著作综合而编成《证类本草》,

所收药物已达1000 多味了。李时珍以《证类本草》为底本,增加了新药374

种,总计药1892 味(实为1897 味)。对每味药物产地、形态、修治、气味、

主治、附方的认识日益精细,充分表明药物学在批判继承中不断更新、充实、

发展。李时珍对医药学文化遗产坚持批判继承的方针和方法,对本草学、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