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竞赛博弈制胜规律 > 第十二章 谈判博弈 需求己方利益的最大化(第1页)

第十二章 谈判博弈 需求己方利益的最大化(第1页)

谈判的参与者应该学会利用各种博弈手段尽量缩短谈判的过程,尽快达成一项协议,以便减少耗费的成本,从而避免损失,维护各自的最大利益。

讨价还价的智慧

对谈判博弈的讨论,提醒我们注意一点,就是如果担心博弈结果在未来会对自己不利的话,应该在博弈进行中充分利用讨价还价的能力,避免自己将来陷入困境。

在谈判中为了维护博弈双方各自的利益,必然会出现讨价还价的局面。例如,我们到菜市场买菜,就是最简单的谈判博弈,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讨价还价的作用。大家请看这段熟悉的对话:

“苹果怎么卖?”

“10块一斤。”

“10块钱一斤太贵了,您再便宜点吧。5块吧!”

“抢钱啊。现在的水果都在涨价,您给9块吧。”

“还是太贵了。6块吧。”

“最低8块5,您总不能让我赔钱吧。”

“7块钱,最多了。要不我就走了。”

“8块!成本价给您,当我不赚钱。”

“那行吧,你给来一斤。反正你肯定有赚头。”

价格就像钟摆一样,在双方的讨价还价中摆来摆去,最后定格在8块上。或许你会说:“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卖8块,大家都省事。”事实上,8块是博弈的最终结果,而之前谁知道最佳成交价是多少呢。或许换个卖家和买家,同样的苹果,最终成交价是7元、9元、10元,等等。其实,无论最终的成交价是多少,形成成交,就说明这次博弈达到了双方满意的目的,反过来说,如果有一方觉得不满意,就不会形成交易。你看到,促成博弈双方达成共识的,就是讨价还价的作用。

在商业谈判中,这种讨价还价的过程更显得尤为重要,双方为了自己的利益,唇枪舌刽,都在等待最佳成交价格的出现。对于大的贸易来说,一次谈判更可能耗时几天甚至是几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博弈的双方所处的位置不同,讨价还价并不一定是公平进行的。在某些时候,你还可能碰到这样的局面,就是当你准备和对手进行讨价还价时,却发现对方根本不懂得或不愿意和你进行谈判,在这种情况下,你的位置决定了你是否有能力和对方博弈。对于这一点,两个经济学家的遭遇恰好提醒了我们。

一天深夜,有两个经济学家打车从机场到酒店。司机认出了名人,热情地说不用打表,会给他们最优惠的价格和正规发票。

两个经济学家敏感地认识到这是一个博弈问题:在不知道价格和这位司机的可疑动机的情况下什么是最佳的对策呢?经过复杂的心算,两个人得到了一致的答案,只要到了酒店,他们的还价地位就非常的高,而且深夜了出租车很难叫。于是,出租车拉着他们到了酒店。

司机依然热情,说:“只收你们100元,零头去了”。于是两个经济学家试图还价到90,谁知道司机气坏了,把车门反锁,直接拉着他们回到了机场,生气地嚷嚷“90块只能到半路,不信我就算了”,就把他们扔在了原来的地方。

两人瞠目结舌,又等了将近半个小时,才打到一辆车,两个人没等司机说话就坚持要打表,一路到了酒店,出租车的价目表正好停在了90上。

之后,两个著名经济学家得到的结论是:“应该先下车再还价。”

经济学家固然聪明,但是他们找错了博弈的对象。出租车司机不愿意和他们进行讨价还价,又把这两个人拉回了原处。造成了双输的局面,这个结果在博弈上又被称为“负和博弈”。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这两个经济学家到达酒店,下了车之后,再和出租车司机进行讨价还价的博弈,那样的结果恐怕就不是故事中这样。出租车司机恐怕不会活生生地把这两个人拉进车里,再拉回机场,很有可能被迫同意90元的条件。

所以说,你在博弈中的位置决定了你在讨价还价中是占优还是占劣,由此决定了博弈的结果是否让你的利益达到最大。

仔细想想,为什么很多时候,谈判会进行得非常漫长呢?主要是因为双方都有讨价还价的能力,并且没有一方在博弈中占据极为有利的位置,陷人了僵持。如果其中有一方失去了讨价还价的能力,这种僵持局面将会被打破。如上面的出租车司机和经济学家,如果出租车司机锁住车门,开始和经济学家讨价还价,那么很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双方你来我往,谈了很长时间也不分胜负。但是如果经济学家下车,司机就会失去讨价还价的能力,因为一旦经济学家逃跑,而自己随便把车丢在路边去追是有风险且不划算的,所以博弈的天平就倾向于经济学家,谈判会很快结束。

对谈判博弈的讨论,还提醒我们注意一点,就是如果担心博弈结果在未来会对自己不利的话,应该在博弈进行中充分利用讨价还价的能力,避免自己将来陷入困境。

台湾著名作家刘墉在《我不是教你诈》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乡下的老房,搬进台北的高楼,小李真是兴奋级了。楼高18层,小李住17楼,站在阳台上,正好远眺市中心的十里红尘。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小李那十几盆花。阳台朝北,不适合种。适合种的是东侧,却只有窗,没阳台。

“何不钉个花架呢?什么都解决了!”有朋友建议,并介绍了专门制作花架的张老板给小李。

只是自从钉了花架,虽然还没有钉上去,小李却一直做噩梦。梦见花架钉得不牢,花盆又重,突然垮了下去,直落17层楼,正好落到路人的头上,当场脑浆四溅……

小李满身冷汗地惊醒,走到窗前,把头伸出去往下看。深夜两点了,居然还人来人往,热闹非常。想想,这时候花絮掉下去,都得砸死人。要是大白天出了事,还不得死一堆?

想到这儿,小李打了个寒战。可是花架已经钉上去了,花盆又没处放,看样子,是非钉不可了。

钉花架的那天,小李特别请假,在家监工。

张老板果然是老手,17层的高楼,他一脚就伸出窗外,四平八稳的骑在窗口。再叫徒弟把花架伸出去,从嘴里吐出钢钉往墙上钉。

张老板活像变魔术似的,不知道嘴里事先含了多少钉子,只见他一伸手就是一只,也不晓得钉了多少。突然跳进窗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