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玉成谨慎地说道。
副师职干部的安置,组织部长石荣轩是不敢随便置喙的,由他俩一二把手当面商讨,名正言顺。但正团以下干部的安置,撇开组织部由行署来越俎代庖,那就不对了。严玉成虽然为人大气,也不会如此不顾官场规矩。
“组织部那边,自然要准备一份方案的,不过你先给把把关,你觉得差不多就行了。”见严玉成仍然一副“谨慎小心”的样子,周培明笑了笑,说道:“玉成啊,我也跟你说说心里话吧,以前我对你了解不够,现在看来,是我的不对,你这个同志。办事有闯劲,考虑问题又比较严谨细致,确实是一个全面型的干部……”
“周书记过奖了……”
严玉成忽然不安起来,一贯阴冷的周培明忽然摆出这么推心置腹地架势,让他很不习惯。
周培明摆摆手,打断了严玉成要脱口而出地谦逊之词。
“玉成,客气话就免了,除了军转干部的安置,地区地一些干部,也该到了调整一下的时候。姚语梅同志担任财政局长时间也不短了,一个同志长期担任某个职务不挪窝,也是不对的,不利于单位工作的改革创新,我想给她动一动,放到行署那边担任办公室主任,你看呢?”
严玉成更是吃惊,财政局长的位置确乎太重要了,自己担任行署专员之后,就一直想要把这个“钱袋子”捏在手头,奈何姚语梅是周培明最得力的干将之一,未得周培明首肯,根本不可能动得了。没想到周培明竟然主动提出给她挪一下窝,实在太出乎意料了。
但是周培明已然将机会摆到眼前,严玉成焉能错过?当即说道:“姚语梅同志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都很强,担任行署办公室是非常合适的。不过,由谁来接任财政局长的位置呢?”
“让吴秋阳同志过来吧。这个同志原则性强,应该可以胜任。”
如果说周培明主动提出调动姚语梅已经让严玉成大为吃惊,那么提议吴秋阳接任,简直就让严玉成震骇莫名了。
任谁都知道,吴秋阳是严柳系的铁杆死忠。虽然年纪大了些,再干一届还是可以的。至于一届过后,周培明估计也该退了,到时该当如何,就不是他能够干涉的了。
周培明这么做,就是明摆着将“钱袋子”拱手交出,全让给严玉成了。
但是周培明为何要平白无故奉送如此一份“大礼”,却让严玉成百思不得其解,因而也不敢随便应句,只是沉吟不已。
“玉成啊,地改市省里评审已经通过了,这个事情已经到了最后冲刺阶段,我看,就让柳晋才同志卸下宝州市委书记的担子,专门来帮你吧!”
周培明不理严玉成的惊诧,又慢条斯理说出一番话来。
严玉成恍然大悟,原来在这等着呢。
第二百四十一章 “官位”交换
到得四月份,宝州地区的官场又起了很大的变化。
其中最显眼的,自然是宝州市委书记的更替。老爸卸下了市委书记的担子,市长苏志新如愿以偿接替了市委书记的职务,依照惯例,一个地委委员的大帽子也是要戴到头上的。
这一变更,看似顺理成章,实质宝州地委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大联工委的老黄书记,彻底退居二线,不再担任地委副书记。宝州地委依旧是十一个委员组成,周培明却稳稳拿到了五票。考虑到刘文举一贯与严柳不对路,多数时候他那一票是要投给周培明的。
接任地委书记两年,周培明总算是基本确立了自己在地委会议上的多数优势。
严玉成做出这个让步,却也并不吃亏。
老爸肩上担子确实太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春节几天能有一两天囫囵休息,基本上就没停过工作上的事。便是春节期间,上门来拜年的客人络绎不绝,正月初四初五,又要赴省城给一干大佬拜年,迎来送往,竟是比平日更累。
这样连轴转下去,真的铁人也受不了。卸掉一头,多少能喘口气。
周培明拿来交换这个地委委员的条件不可谓不丰厚。吴秋阳五十岁还能上一个台阶,担任地区财政局这样重量级地直部门的一把手,让所有人目瞪口呆。没有任何一个“业余组织部长”能说出这戏法如何变的。
其实只要周培明同意姚语梅挪窝,将挑选局长地权力交到严玉成手头,严专员自有合适人选。但是严玉成想来想去,竟然发现,任命吴秋阳是最合适的。吴秋阳一直未曾接触过财政工作,他最大的有利条件便是正直廉洁,组织原则性极强。将这样一位“不懂理财”偏又铁面无私的老同志放到财政局长的位置上。那些想要私下里伸手要钱的部门,今后全然没戏。至于财政业务方面。肖志雄已经很精通了,自然能成为吴秋阳的得力臂助。待到吴秋阳年龄到线,肖志雄资历也熬得差不多了,顺序接替理所当然。
其次,吴秋阳担任财政局长,明白无误向大家传递一个信息,甭管你以前是干啥地。只要你老人家站队正确,跟对了“老大”,哪怕你五十岁,依然有向上的机会。
这对于建立一个领导人地威信,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
当然,用一个财政局长交换一个地委委员,周培明占的便宜有点大,因而安置军转干部的权力。周培明交给了严玉成。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苦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