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出轨的盛唐武后2 > 第十章 但愿长醉不愿醒(第1页)

第十章 但愿长醉不愿醒(第1页)

1

隋唐时期佛教思想弥漫,武则天利用了这一潮流,尤其是在她即位大统前后,先是倡扬“黑河女主说”,接着又鼓吹“洛水宝图”,指使薛怀义等伪佛教人士撰写《大云经疏》,在全国上下宣扬“弥勒转生说”,自称神皇,洛阳被称为神都……

佛教在武周帝国建立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与恐怖政治构成了帝国的两大支柱。但是薛怀义事件对佛教这一根支柱产生了严重的冲击,武则天想要维护这根支柱,便采取了礼尊高僧的办法,礼尊高僧也使得武则天获得了巨大的政治效应。

当时像薛怀义这样的权力投机分子,为了配合武则天,在登基前大造君权神授舆论。薛怀义和杜撰发现“洛水宝图”的唐同泰都是体制外声名狼藉的小人物,虽然他们的权力投机为自己带来了实惠,可他们在佛教领域里的影响力还是极为有限的。

薛怀义被处决之后,一个叫法藏的和尚成为洛阳僧众的领袖人物。他是《华严经》的重译者之一。

明堂大火之后,武则天重整佛学,尤其对晋代所译的《华严经》进行了重新修订。

法藏曾经参加过历史上最著名的和尚玄奘法师译场的工作,后因见解不同而退出译场,那时候他不过十余岁。一个十余岁的小和尚竟敢与备受尊崇的玄奘相矛盾,可见其才华学识必有过人之处。

薛怀义不死,法藏无法跻身佛教界高位。薛怀义死后,他才有机会成为华严宗主。法藏为了迎合武则天,虽然弄了一些玄虚,但其真正目的,是为了抬高华严宗的地位。

但最受武则天尊崇礼遇的高僧,要算神秀,这一点从武则天为其安排讲法的场所就可见一斑。法藏讲法的地点在寺庙中或佛授寺,到宫中讲法是只在特殊情况下才有的事。而神秀则不同,神秀就生活在宫里,讲法的地点也在宫里。

法藏与神秀成为武则天最为尊崇的得道高僧,与薛怀义没有任何关系,他们被武则天发现并尊崇是在薛怀义被处决之后。他们与以武承嗣为代表的武氏家族以及酷吏都没有关系。他们之所以被武则天礼遇尊崇,是因为他们自身所具备的条件。

帝国的恐怖政治在此时,正在逐步走向衰落。

如果说,当初薛怀义这样的奸僧得势与恐怖政治逐渐由低潮走向高潮这一历史现象紧密相连的话,那么高僧被武则天礼尊,也与恐怖政治逐渐走向衰弱这一现象密不可分。

天下大道,善恶相错。法藏的哲学,神秀的修行,还有义净的游历,在佛教信徒们的眼中象征着无上的威望。法藏等似乎也把握住了武则天的这一心理,为她制造了一些灵异事件。比如圣历二年三月十八日,当时,法藏在佛授记寺讲经,正说得投入,讲堂及寺中地面都处于震动状态。法藏给出的解释是,这是如来佛祖降下的灵异现象,目的是要启用新译的《华严经》。

武则天很是感动,神仍在眷顾着武周帝国,它并没有因薛怀义事件而减少对自己的庇护。武则天继薛怀义之后,再度掀起了一股宗教狂热。人们拜倒于帝国法师面前,就是拜倒于武则天的皇权之下。人们相信佛祖,也就等于相信武周帝国的正统性。

有人质疑,武则天一面大兴恐怖政治,一面又如此礼遇尊崇佛教,二者是否矛盾。

华严法界中有所谓事事无碍法界及理事无碍法界之说。这种万事包容的哲学,使武则天后期对李唐拥护者敌意的减弱以及武李两派矛盾的缓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神秀的到来,对于武则天政治上的猜忌心态的淡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武则天的心境如何,与她所接近的人有着或深或浅的关系。当她与薛怀义等奸僧接近时,她嗜杀的念头就会变得强烈;而当她与神秀等高僧接近时,她以恩止杀的念头就会增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武则天晚年对嗜杀的反省,并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周围环境作用的结果。而法藏、神秀等高僧的思想,便是武则天开创政治新环境的一部分。

参与除掉薛怀义之后,太平公主已俨然成为武则天最为贴心的小棉袄,见母亲闷闷不乐,便慷慨地将自己闺中爱物张昌宗送与母亲。张昌宗是已故宰相张行成的族孙,贵介公子,俊雅温文,不同于薛怀义那种出身于底层的江湖混混。

太平公主将张昌宗带进宫去,举荐给武则天。武则天见了这艳若莲花的美男子,又惊又喜,惊的是这浊世之中竟有如此美艳脱俗的男子,简直找不到一丝缺点;喜的是这样一个世间美男子,可以陪伴自己度过那难以消解的漫漫长夜。

失去薛怀义不到两年时间,如今又将收获如此绝美之人,真是让武则天有着难以言表的兴奋。她将太平公主着实嘉奖了一番,真是知母莫若女。

当天晚上,张昌宗就留宿于武则天枕畔,伺候得女皇很是满意。武则天当夜就将其封为飞旗将军。美少年张昌宗在上阳宫里如鱼得水,伺候一个老妇人的床笫之事对他来说是举手之劳,因此得到的荣华富贵是无数世间少年可望而不可即的,进宫五天便被女皇封为银青光禄大夫,获赠洛阳豪宅、奴婢、牛马和绢帛五百匹。

从此以后,张昌宗日陪饮,夜陪宿,与武则天欢爱无比,深得君王心。

朝臣们见女皇如此宠爱张昌宗,也纷纷转投于此来拍他的马屁。张昌宗时年二十二岁,喜弹琴瑟,工于音律,面庞犹如睡莲般洁净,口含兰麝之气,俨然一个翩翩少年。如此人间美少年,又怎能不让武则天心生爱怜?

当人们齐声赞赏张昌宗一张青春逼人的粉脸美得像莲花时,内史杨再思马上纠正道:“你们都没说对,不是六郎似莲花,而是莲花似六郎。六郎解语,莲花岂能解语?”张昌宗也由此多了一个“莲花六郎”的雅号。

2

就在武则天沉醉温柔乡之际,那些武家子嗣却在盘算着等到武则天百年之后,万里江山的归属问题。尤其是武承嗣和武三思,二人更是通过各种方式向武则天讨好,希望能够实现接任武周王朝的人生大梦。

长寿二年(693)九月,武承嗣发动了五千人上表,请武则天接受“金轮圣神皇帝”的尊号;第二年,武承嗣又再次发动了二万人上表,请武则天接受“越古金轮圣神皇帝”的尊号。“金轮”指佛教中的转轮圣王;“越古”,即古今未有的意思。

武承嗣策划的这两起上尊号的大戏,让武则天很是满意。能够借着朝臣们的口,实现自己的权力幻梦,何乐而不为?但武则天觉得还不够,她又在尊号前面加上了“慈氏”二字,这就面面俱到了。于是武则天便成了“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

见武承嗣很容易就博得了武则天的欢心,武三思也不甘落后。经过一番策划,他的创意甫一亮相,便赢得了武则天和朝臣们的交口称赞。武三思将四夷的酋长全部发动起来,共同铸造了一根高一百五十尺、径十二尺的粗大铁“天枢”,立于洛阳皇城正南门,上面铭记圣神皇帝废唐兴周的功德,以传之后世。

武则天对武三思这一创意的兴趣似乎更大,她下令造九州铜鼎,与“天枢”对应,用铜五十六万零七百斤,上面铸的是各种吉祥的花纹图样,以显示武周帝国的浩荡国威和皇权。

武承嗣、武三思为了争当皇太子挖空心思向武则天邀功讨好,可对于李氏皇族的人来说,他们就是李氏皇族最大的敌人。武、李之间的斗争,因为武周帝国的存在以及李唐血脉的延续而存在。

不要说武家子弟会这么想,就连武则天最为宠爱的太平公主也有放手一搏的念头。这时候,太平公主正与张昌宗的兄弟张易之沉溺于情爱的春梦中。兄弟二人侍候母女二人,好一番天人合一的“和谐”景象。

太平公主一觉醒来,才发现自己又慢了一步。不过她的脑子转得并不慢,如果立武姓皇嗣,或许她也有资格。自己的现任夫君是武家子嗣,自己又是圣神皇帝的亲生女儿。作为女性帝王的母亲将帝位传于自己最钟爱的女儿,是顺理成章之事。

对此,太平公主也是信心十足。她向武则天进言道:“武承嗣尊上‘金轮’也罢,武三思铸造‘天枢’也罢,都不过是虚名,于母皇有多大好处?”要想真正打动武则天,只有投其所好,使她得到实实在在的益处。在一番利益考量之下,太平公主决定将张易之也奉献出来。尽管她很舍不得,但为了从武则天那里得到更有价值的东西,她决定再一次忍痛割爱。

翌年初春,在张氏兄弟的精心侍奉之下,羽化登仙之术似乎在武则天身上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作用。武则天在她六十九岁时,口中居然长出了新的牙齿,后来又在她七十六岁时重生了眉毛,连她那双已经有些混沌的双眼也开始变得清澈,视力大增。兴奋之余,武则天将年号改为“久视”。张易之回春有术,使武则天感到自己似乎回到了四十年前身为“昭仪”的年龄。

当武则天左拥右抱张氏兄弟,尽情享受情爱之乐时,她产生了一种错觉,对于男女欢爱,她甚至觉得现在的自己比年轻时代来得更加疯狂和热烈。

后宫里突然间有两个年轻貌美的男子出入武则天的寝宫,朝臣们又开始私下犯嘀咕。走了薛怀义,又来了张氏兄弟,身边总是不缺貌美如花的男宠,老妇人完全是按照男性帝王的标准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武则天在兴奋之余又生出了新的想法,在后宫设置控鹤府。所谓“控鹤府”实际上就是女皇的“三宫六院”,只不过,它在修经编史的名目下被粉饰得更具有艺术气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