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发兵(一)
处理军政的这段时间看,汉阳、德安两地的府城,最近又加了高、加了固,城头用上了铁木包裹。
城楼加修之后,也从两层变成了三层,城门外的壕沟也挖掘得更宽了。且统一的,在城外不远处,设计了大校场,布满了成列成列的士卒,喊杀声几乎可以响彻全城。
除了这个大校场,专供士卒休息的大营地也有一个,士卒受训结束以后,回到营帐中休息,以方便其他军伍使用校场。
年关过后,进出城门的多是务农的丁壮,站岗的士卒一队军卒,一队当地城民组成民卒,方便土语交流。
为防备官兵派遣百姓、士卒当细作混入,进出的人都得经过他们的检查,拿不出新发的新楚户籍证的就地处决。
汉阳、德安处在后方,管的还算是松的。
前线的京山、景陵,管理更严格,除了耕田种地,一概不许随便出入。即便是耕田种地,也必须由城中各区域保主、甲生以及坊里的管理者看着施行。
这些看守者、管理者是抽调军中伤残军卒以及孱弱者,配上些民卒组成的地方部队,平时有关组织丁壮的一些活动,都是他们出面安排的。
同时也负责着打更、夜禁之后的巡逻等工作,人数不多,每座城池也就是一二百人,属当地官府管理。
按照殷左禅、商榷二人提出的建议,城中管治军队须逐渐地向民卒转变,实现本族人管理本族人的管治方式,这才不会激起大的矛盾。
只不过,眼下太过细腻的处理还实行不了,需得等地盘进一步稳固了才可以着手。
应城外重修的道路因为经常有人走动,被踩得很瓷实。冰雪融化了大片,浸湿了土壤,马蹄踏在上面,卷土飞扬,哒哒作响。
下午,十几骑经过城门口的查勘,缓缓驰出。领头的正是刘希尧,他要去找杨开。杨开没在府上,饭后不久他就领人去了城外,视察冶炼兵器之处了。
几天前,刘希尧接到武昌的军报,形势很不好。
明廷少说两路大军围武昌,暂时断绝了贺锦西来的可能。
万一开战,胜负两可之间。
胜,还好说,若是败了,除了退往湖广北部,别无它路。此时此刻,德安、汉阳两府在贺锦心目中的地位,已经由汉川、应城借路往西,上升到举足轻重的程度。
可刘希尧在汉阳却依然处在被排斥的边缘,来了一个多月了,杨开的管治结构他插不上手,拉拢地方就也屡被打击,邓方、梁广还被杨开调往了随州,苏福安接手一部又在汉阳,身边一个人都没有聚到。眼下他必须得尽快扭转,不然,真等到武昌战败的那一天,可就什么都完了。
其实上午时候,他就去过杨开府上,却被守门的亲兵以将军正在议事为名拒之门外,这他很不爽。
“看来,我得加大一点力度了。”
可还有什么地方可做文章?
拉拢郭子奴,还不见效果。
拉拢应城周围地方大户,失败。
制造杨开为总盟主部下得力干将的风声,杨开索性承认,无甚文章可做。
想要找中斗星谈一谈,现在还没找到人在什么地方。
看看随在身边的张雄飞,他问道:“军中情形如何?”
“根本无法拉拢。他手底下那些个有实权的军官,虽多为从行已久的老卒,又都是他亲手提拔,待遇给得很高。
往日在高闯王营下军中,他们只是普通一卒;时到今日,少说甲长、百户,有田有地有钱。小人下到军中,听的最多的话就是没杨将军,就没他们眼前的一切。一个个恨不得把心肝掏出来给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