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清穿顺治爱美食 免费阅读 > 第387章(第1页)

第387章(第1页)

大骷髅身后有一个给婴儿喂奶的妇人,画面右边的小儿被小骷髅吸引过去,手足着地,仰首伸臂地想要爬过去,孩子身后的妇人伸出手,担心孩子遇到任何可能的危险。

大骷髅面向小儿,作躬身招呼状,画家将画一分为二,生死各半。

生死既分,却又互相吸引。

这是萌宝和欢宝对骷髅画热爱的启蒙画。

面对这么一副动静结合,明暗分明,生死对立的画儿,有人看到左右对称,左死右生,生死俱在一起。有人看到鬼,有人看到疑惑与阴谋,有人看到生死无常心生害怕……

萌宝和欢宝当时只是四五岁的小娃娃,只觉得画儿好看,大骷髅可怜又不需要眼泪,小儿和她们一样,好奇懵懂。

她们喜欢,亲阿玛又随着孩子的性情教导,完全没觉得哪里不对,萌宝和欢宝就一路画下来。

现在民间那本《聊斋志异》一出来就风行,书里的故事更是将民间的荒诞鬼文化描述的淋漓尽致,不少胆小的人可能听了后就会忌惮不已,胆大的人却都是发现了宝藏一样的兴奋。

第177章番外十八

死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

它和出生不一样。

它又距离每一个人都非常近。

年轻的人们陆续长大,身边的长辈们陆续的老去,然后去世,阶级更替,代代轮回。

生死的循环,不光是年龄大的人看透,年龄不大的人也可以看透,只是看透不代表消极,而是活得更为清醒一些,更为勇敢一些。

萌宝和欢宝就是这样两个孩子,只是她们看得太过清醒,又活得太过勇敢,让人心疼的同时心生敬佩。

棒棒每次看到两位小姑姑的画儿,都是这样的震惊的感觉。

他把两位小姑姑当成小孙女疼爱着,可是两位小姑姑展示出来的一切,震惊世人,包括他和啾啾一帮子&ldo;老人家&rdo;。

今天的书画主题是《马介甫》,《聊斋志异》中的一篇。

《聊斋志异》虽大多是根据民间小故事,或者真人真事改编,比如《马介甫》。

根据蒲松龄先生的王姓好友纵妻虐父,但是蒲松龄先生简单几句,就把整个事儿写的言有尽而意无穷。

翻阅蒲松龄先生的故事后,难免都浮想联翩,思考世情。

人间喜乐、成败荣辱,终归于一具白骨。可世间的一切荣耀,人们的满腔热情,泻于笔纸永存。

萌宝和欢宝亲自给这些小故事做白话文注释加配图,雅谑横生、讥讽入骨髓。

人、妖、鬼,三者的各种面目跃然纸上,使得《聊斋志异》这本书迅速变得雅俗共赏,大清国的男女老少口耳相传,手不释卷。

其中最受人喜欢的几篇中,就有《马介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