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重生朱标打造巅峰 > 第112章 职责划分(第1页)

第112章 职责划分(第1页)

朱元璋欣慰地点点头,说道:"好了,你们的心意咱明白了,做好自已的事情即可,你们先归班吧。"

四人再次叩首,这才缓缓起身,退回到自已的位置。

待众人站定,朱元璋神色恢复威严,目光如炬般在朝堂上缓缓扫过:"内阁之事既定,还有诸多国政需要商议。"

朝臣们随即就各类政务一一奏报。有的谈及地方民生,详细阐述各地百姓生计状况。有的汇报军事布防,仔细分析边境形势。还有的提出对朝堂礼仪制度的调整建议,条分缕析地陈述利弊。

你一言我一语间,众臣各抒已见。时而为某项政策争论得面红耳赤,时而又因某个可行之策而频频颔首。

整个大殿内议论声此起彼伏,朝气蓬勃。朱元璋端坐龙椅之上,神情专注地倾听每位大臣的发言,或细致追问,或沉思良久后给出决断。

待众臣激烈讨论告一段落,朱元璋见诸事已议得差不多,便扬起手臂,沉声道:"今日所议之事,皆关系我大明兴衰。众卿回去后务必即刻落实,不可有丝毫敷衍懈怠。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整齐跪地,山呼万岁。而后依照品级次序,井然有序地退出大殿。

金乌初升,柔和的日光洒落在巍峨的宫墙之上。随着朝会结束,大臣们鱼贯而出,脚步声、交谈声交织在一起,渐渐消散在悠长的宫道间。

朱元璋在一众太监的簇拥下,快步朝着后宫走去。他的神色虽带着几分忙碌后的疲惫,却难掩眼中的一丝欣慰。

不一会儿,朱元璋踏入饭堂。马皇后早已等候多时,见他进来,脸上立即浮现出温婉的笑容,亲自为他盛上一碗热粥。

朱元璋坐下,端起粥碗轻轻抿了一口,随后笑着对马皇后说:"今日朝会上,内阁之事已顺利定下。刘仲质、宋讷、吴伯宗、吴沉四人先暂任内阁大臣,以一年为期考察任用。"

马皇后听闻,眼中满是安心,轻轻点头道:"如此甚好,朱标这孩子平日里为政务操劳,如今有了这几位大臣协助,他和你的负担也能减轻不少。"

两人一边用膳,一边又聊了些家常琐事,言语间满是夫妻间的温情。

用过早膳,朱元璋精神抖擞地前往乾清宫。他刚在龙椅上落座,便吩咐太监传太子朱标以及刘仲质、宋讷、吴伯宗、吴沉四人前来觐见。

不多时,四人随着太子匆匆赶来。一进乾清宫,他们便整齐地跪地,行三拜九叩大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摆手道:"都平身吧。"

待众人起身,朱元璋神色转为严肃,目光依次扫过众人,缓缓说道:"今日召你们前来,是要细细商议内阁的运行与职责。内阁乃朝廷重要机构,日后需协助朕处理诸多政务,你们责任重大。"

太子朱标上前一步,恭敬地说:"父皇,儿臣认为,内阁的运作首先要明确流程。就拿奏章处理来说,各地奏章先由内阁成员审阅,提出初步处理意见,也就是票拟。"

"而后由儿臣这个首辅对票拟进行复核,提出最终建议,再呈交父皇裁定。待父皇批准后,交由六部或其他衙门执行。"

"如此一来,既能提高奏章处理效率,又能保证决策的准确性。"

刘仲质接着补充道:"陛下,太子殿下所言极是。在票拟环节,我们几位阁臣会依据各自专长,对不同类型的奏章进行深入分析,确保初步意见合理可行。"

朱元璋微微点头,示意朱标继续说。朱标清了清嗓子,又道:"儿臣觉得,除了处理奏章外,内阁还应定期召开会议,讨论重大政策问题。"

"每次会议由儿臣主持,各位阁臣充分发表意见,最后由儿臣汇总,呈交父皇,最终决策由父皇做出。这样既能集思广益,又能保证朝廷政策符合圣意。"

宋讷闻言,拱手说道:"殿下,定期会议可定在每月初一和十五,遇紧急事务则随时召集。如此,既能保证内阁及时处理政务,又不会过于频繁打扰陛下。"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对内阁的运作流程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和完善。随后,又对内阁处理事务的地点展开了讨论。

朱元璋微微皱眉,开口道:"起初朕想着将内阁设于文华殿,可仔细思量,文华殿主要用于文化教育和太子相关事务,作为协助处理政务的内阁之所,确实不妥。"

宋讷思索片刻,进言道:"陛下,文渊阁藏书丰富,且位置适中,既便于与各部沟通,又离陛下寝宫不远,方便随时聆听圣意,臣以为是个合适的地方。"

吴伯宗和吴沉也纷纷表示赞同。朱元璋听后,满意地点点头:"就依卿等所言,将内阁设于文渊阁。往后,你们便在那里办公,务必尽心尽力,莫要辜负朕的信任。"

众人齐声应道:"臣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在乾清宫的这场商议结束后,新的内阁架构和运行模式正式确定,为大明王朝的政务处理翻开了新的篇章。

暮色笼罩着宫城,华灯初上,将宫墙勾勒出一道道暖黄的轮廓。朱标结束了一天的政务,从文渊阁出来。二月的晚风带来阵阵寒意,但他的心中却是一片暖意。

内阁虽已确立,距离真正步入正轨或许还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可一想到以后有内阁帮自已和父皇处理政务,压在肩头的重担终于能减轻几分,朱标只觉浑身轻松,脚步也不自觉轻快起来。

沿着回东宫的路走着,朱标的思绪飘散开去。这些年,被如山的政务缠身,他常常早出晚归,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是缺席。

雄英第一次识字,允熥迈出的第一步,他都没能在身边见证,满心都是对孩子的亏欠。

如今,转机就在眼前。他满心期待着,有了内阁分担政务之后的生活。到那时,他终于能从繁忙的公务中脱身,有大把的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

看着雄英和允熥一天天长大,不错过他们成长的每一个珍贵瞬间,努力弥补这些年缺失的陪伴,做一个真正合格的父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