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春试的时候,赵主考言必信,行必果,真的领了小朱襄,还有王村毕姥爷家的孩子,一起进京去了,反正这两家都不差钱,路上的吃喝拉萨都是朱守业负责报销。
不一日,三个人到了北平城,当时的满族皇帝听说山东赵之谦大人,千里迢迢带来了一个小神童,龙颜大悦,便吩附李总管赶紧去打扫一下养心殿,想在养心殿召见他们几个山东人。
太后老佛爷在坤宁宫跟人唠嗑,听说今天下午有这么回事,稀罕了,也要来一起看看小神童。
一会儿,鼓楼大街的钟敲响了三遍,当班太监李连英高呼:“皇上有旨,宣赵大人领小朱襄进见!”
赵主考连忙领着小朱襄缓步走进了养心殿,山呼万岁,手舞足蹈参拜已毕,皇上说了一声:“台下人可是赵爱卿。”
赵大人说:“是我。”
皇上说:“爱卿平身,听说你找到了一个小神童了。”
赵之谦站起来,那个小朱襄谢恩后,也站在一旁。
皇上定晴一看,是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子,长得眉清目秀,大额头,大眼睛很有神啊,齿白唇红,腮帮子鼓鼓的,头挽双髻,腰扎丝绦,小肚子圆圆的,身穿一件草绿色底子花大袄,神态果然不凡。
皇上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学生叫朱襄,山东长山人。”
皇上说:“你今年几岁?”
小朱襄说:“七岁。”
皇上说:“我考考你,有一句上联你能对吗?”
正中下怀,朱襄毫不含糊地说:“请万岁爷出上联。”
皇上看看他身上的穿的土不拉几的绿袄就说:“靠河的蛙儿探花绿”。
小朱襄翻眼看了看,万岁身上拉着一件镶龙红袍,就大胆地说道:“火锅的蟹子状元红”。
皇上听了此话,佯装大怒的样子,手拍龙案厉声喝道:“放肆!”。
皇上的一声断喝,吓得小朱襄赶忙向太后老佛爷身后面跑去,不料小脚踩住了自己大褂子,扑通一声跌到在太后老佛爷面前,摔的哎呀咧嘴。
老佛爷很心痛地说了一句:“唉呀,我的个儿!赶紧起来吧!”急忙伸手去拉小朱襄,谁想到,朱襄人小鬼大,却趴在地上连声叫娘,太后老佛爷这时才恍然大悟:“哎呀,刚才我怎么回事?好吧,儿就儿吧。”回头对着皇上说:“皇儿!对不住了,一个不小心,我给认了一个小弟弟,你就封他一个官职吧,”
母命难违背呀!况且皇帝都是大孝子,只好笑着对朱襄说:“那么,这个嘛!我想!我就封你个九千岁爷吧!”
小朱襄说:“皇上,你不用封了。”
皇上纳闷呢说:“老弟啊,为什么?”
朱襄说:“俺娘已经就是太后老佛爷,我当然就是九千岁了,何劳皇兄加封?”那样的话,你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了。
皇帝听了更加佩服,真是神童!便郑重地说道:“皇弟朱襄听封。”
这时小朱襄转向皇上跪倒,皇上说:“我封你为九千岁,一字并肩王!如何?”
小朱襄说:“谢皇兄了,不过,我听人家说过伴君如伴虎,如果以后我要办了错事,会不会办我?能不能有人来杀我?”
你这孩子,想问题跟别人不一样啊!刚刚开始当官,就想的那么复杂,居安思危啊!想到有人要杀他了,没人想杀你的,你只要不干坏事。
皇上笑道;“你是我的御弟,谁敢杀你?搞你的人还没生出来呢!”
小朱襄说:“那不行,这还是空口无凭,还请皇兄你就封一个吧。”
太后老佛爷也添油加醋说:“皇儿就封他一个吧!”
皇上没有办法了,又说道:“我封你见
天不死,见地不死,没有杀你的刀,没有捆你的绳,这总可以了吧?”
小朱襄贪心不足蛇吞象,说;“皇兄,我是九千岁王爷了,不知能管多大地盘?能管多少人啊?”
皇上说:“现在你还小,给你你也管不了,这些事还是以后再说吧!”
朱襄说:“就是管不了大的,让我管点小的也行吧?总不能让我空手回去吧?”
这时,太后老佛爷哄着他说:“那么你就回家盖上三层大楼,站在你那大楼上看,你只要能看到的地方就算你的封地吧!”
小朱襄这才对着上边磕头谢恩。年方七岁的朱襄,披红带花,坐着八抬官轿,打着一对明晃晃的金瓜月斧朝天镫,一路鞭炮齐鸣回长山乡来了。自从小朱襄当官回家以后,老乡绅王守业对这个宝贝儿子更加是崇爱有加了,他儿子想要月亮,他不敢摘星星。
儿子成了王爷,真的是光宗耀祖了。过了几天,长山的县太爷来拜见小朱襄,小朱没感觉出来,老朱可傲娇的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