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个休息日,苏悦和李向北骑着自行车,回到了河口大队。
沈秋霞正忙着晒玉米,只见她熟练地扒玉米皮,将两个玉米系在一起,挂到绳子上晾晒。苏大海则在高粱地收割高粱。
李向北见状,便准备去帮忙,却被苏悦一把拉住:“今天帮我娘晒玉米,总不能真将你当老牛使唤!”
沈秋霞一看到两人,连忙招手,将他们叫到阴凉处坐下:“快过来歇会儿,别累着。”
两人坐下,帮着沈秋霞一起扒玉米皮,苏悦察觉到,娘和李向北使眼色。
“娘,你们俩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苏悦佯装生气,故意问道。
沈秋霞笑着道:“向北这孩子踏实靠谱,你可别听大队里那些人瞎传。”
苏悦笑着打趣道:“娘,您这心怎么全偏向他那边了?到底谁是您亲生的呀,我可伤心啦!”
李向北接过话茬,笑嘻嘻道:“那是娘心明眼亮、慧眼识人,知道我这个女婿,满心满眼只有她姑娘!”
苏悦脸颊瞬间羞红,轻啐了一口:“就你嘴甜!”
沈秋霞笑得合不拢嘴:“向北这话我爱听,既夸了我,又夸了自已。等会儿娘给你炸花生米吃。”
李向北连忙道谢:“娘真好,谢谢娘!”
这时,一旁的张大妈笑着搭话:“你瞧瞧,你这女儿、女婿多孝顺,不仅帮着干活,还逗你开心,羡慕死我们得了。”
张桂英也在一旁附和:“何止羡慕,我这当嫂子的,都嫉妒得不行了!”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爽朗的笑声在晒谷场回荡。
孟秀兰撇撇嘴阴阳怪气地说:“这男人啊,最经不住勾搭了。苏丫头,你还不知道吧,你男人才回来几次,就有人惦记上了。保不准在城里,惦记他的人更多呢!”
苏悦脸上依旧挂着笑容:“孟大娘,有人惦记,不正说明我眼光好嘛。我总不能找个二十好几,还整天游手好闲,等着爹娘喂饭的人吧。”
孟秀兰脸色骤变,“噌”地一下站起身来,手指着苏悦:“你,你说谁呢?”
沈秋霞和李向北见状,也迅速站起身。
苏悦笑着将李向北按回座位。村里老娘们拌嘴,老爷们可不能掺和。
沈秋霞双手叉腰,毫不示弱:“孟秀兰,我闺女又没指名道姓,你激动什么?再说了,我闺女说得没错,二十好几的大小伙子,年轻力壮却游手好闲,哪家姑娘能看上?”
孟秀兰梗着脖子反驳:“我儿子那是从小体弱!”
张桂英忍不住笑出声:“体弱?你家宝根,一米七的个头,两百斤的大胖小子,还体弱?”
孟秀兰环顾四周,发现晒谷场上总共就六人,沈秋霞一家就占了四个,真要闹起来,自已肯定吃亏。于是,她嘴硬道:“反正医生说了,我儿子体弱,得好好养着。”
张大娘是个老好人,她笑着劝解道:“秀兰啊,那都是二十多年前,宝根刚出生时的事了。总不能养他一辈子吧?”
孟秀兰理所当然道:“我就这一个儿子,不养他养谁?也就沈秋霞傻,把一个赔钱货当宝贝疼。”
苏悦见话题又扯到自已身上,灵机一动,想起李向北之前说的话,于是亲昵地抓住沈秋霞的手:“娘,我给您买的蛤蜊油,您怎么不用呀?”说话间,不着痕迹地捏了捏沈秋霞的手。
沈秋霞心领神会,配合着说:“用着呢,天天都抹,这手啊,滋润得很。”
苏悦顺势亲昵地靠在沈秋霞肩膀上,“娘,我攒了整整两个月,才好不容易攒够一斤糖票,都拿去买红糖啦,您每天记得喝一杯红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