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外,那些聚在一起的灾民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着朱允熥要让他们做什么。
聊着聊着,大家也不再纠结了。
反而大家的心都一致了,只要吴王吩咐,他们就认真去做。
就在一万名灾民满怀期待等待的时候,海城那不足六米高的城墙上,终于出现了朱允熥的身影。
“吴王殿下来了!”
“吴王殿下好!”
“吴王殿下!”
“吴王殿下,我什么都愿意为您干,您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朱允熥刚一出现,人群立刻沸腾起来,不少人都激动地挥手呼喊,表达感激之情。
他看看这些热情的百姓,嘴角浮现出一丝满意的微笑。
还好,自己分发的粮食总算没有白费。
“好了,大家静一静!”
朱允熥举起手示意众人停下喧哗。
仅仅片刻间,整个场面便安静下来,可见他在百姓心中的分量。
“想必你们都在想,我为何将你们召集于此吧?”
朱允熥清了清嗓子,准备发表他的首次公开讲话。
“从一开始我就说过,只要肯努力做事的人,我绝不会亏待他们;而那些懒惰耍滑的家伙,则会被驱逐出海城,甚至更远的地方,因为我封地里容不下闲散之人。”
“当然啦,我相信追随我的人都是勤勉之辈,毕竟这么偏僻的海城,懒汉估计都不愿来。”
“好了,多余的话不多讲了。”
开场之后,朱允熥切入正题:“现在轮到你们为我效力了,其实这也是为了你们自己。”
“为何这样说呢?”
“我手上的粮食确实不多了,这次带你们去做的是向苍天祈求粮食。”
此话一出,姚少宝听得额头直冒冷汗。
殿下,您说什么不好,偏偏提到粮食短缺!
这要是不小心引发了灾民暴动,可怎么办?
然而,姚少宝显然低估了朱允熥在灾民心中的威望。
接下来的一幕让他目瞪口呆——原本热情的百姓变得更加亢奋,齐声表示愿意替吴王殿下分忧解难。
看着底下像狂热信徒般的民众,朱允熥心中暗忖:看来在我他们心目中的地位恐怕已超过了那位坐在应天府的老头。
果然是灾民最容易被感动。
随后简单交代几句后,朱允熥便率领着一万名难民、五百名精锐士兵以及无数辆马车,浩浩荡荡地朝北进发。
途中,村民们闲暇时低声议论:
“咱们吴王殿下该不会是真的缺粮了吧?不是说他囤积的粮食多得数不过来吗?”
“那些传闻哪能全信,即便真有那么多粮,看看他是如何帮助咱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