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五胡时代 > 第211章 中军思乱(第2页)

第211章 中军思乱(第2页)

首先,石勒、王弥等胡汉贼寇,曾经屡次败于青州军之手,这些青州军部将们,并没有太把这些胡虏看在眼里。

其次,当他们听刘预说,司马越已经病死项城,行台百官和将士们群龙无首的时候,也都是一阵阵窃喜,这样一来,等到青州军抵达,还不是顺手就把他们尽数收服了嘛。

如此想来,这一趟行军,恐怕并不比在兖州境内多什么危险,几乎就跟旅行散步一般了。

这件事情,很快就得到了青州军将领们的积极响应,全都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着早日见到胡虏和晋廷行台,好让他们这些青州军一展威风。

“齐公,那高平国中,刚刚征辟到的那些士人豪强,还要不要带上他们?”

华琇说道,在jru兖州后,华琇就一直负责征辟兖州当地的士人为官吏,就是为了能快速的建立起来统治秩序,哪怕这些豪强士人有各自的小算盘,但是,就算是一种不太靠谱的秩序,也总比没有秩序强得多。

“那些士人中,可有什么声望显达的人?”刘预问道。

如果,这些接受征辟的士人中,有一些声望很是强力的士人,那刘预就想要带上他们,一来可以得到一些智囊的帮助,二来,如果可能面对行台百官的时候,还可以用这些兖州名士,来拉拢一些其中的官僚士人。

不然的话,这些行台百官中,并不缺乏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主,真要是逼着刘预动刀动qiang的话,那就太不和谐了。

毕竟,这一次,刘预追求的就是“以德服人”。

至于这个“德”是嘴上的,还是手上的,那就得看具体情况了。

听到刘预询问征辟的士人水平,华琇连忙说道。

“虽然没有什么显名于天下的人,但是也都是郡县的翘楚之辈。”

听到这话,刘预就已经大体明白了,华琇形容这些接受的征辟士人的时候,用的是“郡县”,也就是说,都是一些一般水平的士人。

当然,这个一般水平,指代的不是这些士人的军政才能,而多是指他们背后的宗族势力。

这个年代,没有宗族的大力支持,又怎么可能混到名到“郡县”呢?!

“我说过的郗鉴那几个“兖州八伯”,可有人在其中啊?”刘预问道。

所谓的兖州八伯,就是当时兖州以郗鉴为方伯,阮放为宏伯,胡毋辅之为达伯,卞壶为裁伯,蔡谟为朗伯,阮孚为诞伯,刘绥为委伯,羊曼为濌伯,八人并称“兖州八伯”。

这几个人,早年就已经成名,家世更是累世高官公卿,如果能得到这些人的效忠,那才能说明刘预得到了兖州士人的充分认可。

华琇闻言,有些尴尬的说道。

“这八个人,都没有在接受征辟的人中,其中有的人是已经南渡江东,投奔琅琊王司马睿去了,还有的是暂时寻找不到踪迹,没法予以征辟,再就是,还有的人,闭门不出没有接受府中的征辟。”

虽然华琇是这么说,但是其实还有一种情况,他没有说出了,因为害怕激怒刘预,平白的生出事端,那就是其中的刘绥在接到征辟令后,竟然连夜搬家,带领宗族家人逃到了大泽荒野中藏匿了起来。

听到华琇这么说,刘预眉头微皱,其实他并不是太看重这些所谓的八伯名士,能有多么大的本事,而是看重他们背后的宗族势力。

如果,能得到他们主动的效命,那就是多了数万的人力物力啊。

不过,华琇的这个回答,也基本都在刘预的意料中,这些所谓的魏晋高门名士,可是清高的很,往往连皇帝权臣的征辟都辞而不就,更何况刘预这么一个政治“暴发户”呢。

不过,刘预还是特地问了一句。

“那个郗鉴,也没有接受府中的征辟?”

华琇摇了摇头,说道,“没有,郗鉴也是辞而不就。”

“好吧,既然如此,那等我们大败了石勒胡虏,接收了行台中军的官吏军卒后,我一定留在兖州,再发一遍征辟令,我倒要看看,这些清贵士人,是不是还能这么淡然清高。”

刘预知道,这兖州八伯中的郗鉴,此时正在距离昌邑不远的金乡,因为之前有胡虏、流寇的侵扰,郗鉴已经聚合宗亲、乡党建立了坞堡自守,要是接受刘预的征辟,担任高平郡守的话,也不过就是一个名义问题,根本无需远离家乡。

但是即便如此,郗鉴对于刘预军府发出的征辟令,也是坚决没有接受。

“哼,这些人,既然现在看不上我们青州军,那就以后再让他们为今日之事后悔去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