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八千女鬼是什么字 > 第20部分(第3页)

第20部分(第3页)

据说,第一个说法,就是叶阁老自己散布出来的,为的就是金蝉脱壳——让那个桀傲不驯的门生去搪灾吧!

人若做到如此,不要说士大夫骨气,就连“人”字的两划也当不起了。

所以,我个人不大相信叶向高会如此不堪,更何况他后来对自己的软弱还是有所悔悟的。

京城的事情,也就如此了。由于古代信息传播的速度不快,南京方面众官员的反应,在一个月后才渐渐强烈起来。可是所有的奏疏,被天启帝以“所奏事情屡经论明,已有旨了”一句话通通给压住。

东林党今后能否再次跃起一击?不得而知。

而魏公公经此一劫,却是陡然起了杀心!

血,能使所有的人住嘴。这是太祖皇帝的经验,也是人性不堪一击的软肋。

老祖宗对这个已经屡试不爽,今天,我也要来试试!

就在这个时候,有两个小人物触发了历史的机括,使得大明朝的高层政治一下就充满了血腥气味。

历史发展中也有许多“蝴蝶效应”,此处一阵清风,彼处即掀天大浪。

就在魏忠贤正考虑如何一劳永逸地收拾东林党的时候,他的一个爪牙给他出了个主意。这是一个很见杀气的建议,就是可以动用刑杖,压服诸臣——谁再敢啰唣,就大棍伺候!

天启帝固然昏庸,但上台四年来,对文臣还是抱有起码的尊重,一次杖刑也没用过,比起嘉靖、万历等他的祖辈们要文明得多。

而今,杖刑一开,必会死人。阉党要开杀戒了!

提出这个恶毒建议的,谁也想不到,竟是个面目姣好的“小男儿”,他就是翰林院的编修冯铨。

这个冯铨,字振鹭,是北直隶涿州人,后来成了阉党的著名人物,而且政治履历横跨明末清初。而在一开始,不过就是个普通的词臣。他是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的进士,入仕后在翰林院供职。那时少年得志,正是可以准备大显身手当“好男儿”的时候。

但老天爷既照顾他又不照顾他,让他生了一副水做的胎子,唇红齿白,宛若处女。

这一来,这个“宝哥哥”可就倒了霉了。

明代官场上有恶习,那就是男风极盛。小冯铨长得少年貌美,那不是等于一脚踩到了狼窝里?他的同僚们,经常把他当“鸭”来戏弄。

这种事情,要是放到现在,立刻成爆炸性丑闻。但在那时,也就是聊博大伙一笑,没人当回事。

那时候,缪昌期恰好在翰林院系统任“左谕德”,管太子读书的事情。老爷子也有好男色的毛病,对冯铨“狎之尤甚”。什么叫“狎之尤甚”?要说古人真是能拽文,其实就是光天化日之下,在翰林院的办公室里,把冯铨给“强暴”了。

过了不久,冯铨又在办公室里被数位同事“集体施暴”。

哇!靠!这叫什么事?

腐败之风,习以为常,也就没人上升到道德高度去看了,就连万历皇帝都养了好多男宠。明朝,嗬嗬,厉害呀。

当然,这事也有另外的说法。有人说冯铨为人浮躁,人品不大被人瞧得起。缪昌期对他鄙视尤甚。老缪是蒙古血统,野性犹存,就以这种方式表示了蔑视。老缪本人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道德。

不管怎么说,这事是有,且士林皆知,毕竟是奇耻大辱。

冯铨含泪吞声,当然要图谋报复。

据说,在政治立场上,冯铨当时还属于东林一派,但是受不了东林党的老爷们儿老是这么欺负,于是有了离心倾向。

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件事,促使冯铨断然脱离了东林党。

冯铨的父亲冯盛明,曾经以布政使一职兵备辽阳,也就是以省长身份在辽阳统兵防守。其时,后金大军气势汹汹,冯盛明不愿身处危地,便告病乞休。他走了没多久,恰好后金军队就卷地而来,大败明军,攻陷辽阳。

送上门来找死的工部万郎中(4)

辽阳失守在当时是一件大事,朝中舆论大哗,有人弹劾冯盛明“闻敌而逃”。这倒也没有冤枉他,丧师失地,总要有人来负责任。冯盛明就这样被舆论套牢,最终给逮进了监狱。

那时候,对后金的关系,连皇帝都不敢玩忽。“误国”是个天大的罪,弄不好就要掉脑袋。冯铨救父心切,赶紧去求相识的东林党朋友帮忙。

按理说,冯铨救父,这是“尽孝”,大家应该援手。但是他老爸的罪名不好,是为“不忠”。自古忠孝难以两全,东林党人都是重名节的人,哪个肯给他帮忙?缪昌期还在大庭广众之下狠狠羞辱了他一顿。

冯铨颜面扫地。新仇旧恨,郁结在心,他一心想找个机会报复这帮东林党的老爷们儿。

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初,魏忠贤奉旨前往涿州进香。正巧冯铨因事被劾,在家里歇着。他考虑再三,决定投靠,就置办了酒菜果品,“伏谒道旁”,也就是跪在道边上迎接魏公公。

因为死心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