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民国历届总统 > 第26部分(第1页)

第26部分(第1页)

后来朱逸民嫁给住在南京路西段的富商张静江做续弦妻子。45岁的张静江,原籍浙江,未回国前在法国巴黎销售各种珍贵古董,因而成为富商。1909年,孙中山在广州起义失败,被迫逃亡国外。他抵达巴黎时,因革命经费困扰,便求助于张静江。张同情革命主张,便立即将他所有财富的一半捐给革命大业。孙中山接受了这笔捐助后,便将张看作一位真正的爱国志士,聘请他做荣誉顾问,彼此也成为终生莫逆之交。

1919年8月间的一天,陈洁如在张静江家里与朱逸民等学习文化,孙中山带着戴季陶、蒋介石到张家拜访;后在当天下午6时,孙中山和戴季陶、蒋介石离去了。陈洁如这时便向逸民道别走出张府。不料就在张府大门口,蒋介石却站立在那里。他问陈洁如前往何处。于是,陈洁如勉强答道:“天黑了,我要回家。”蒋介石急忙地再问:“你住在哪里?”

陈洁如因为与这位男士,是第一次见面,就觉得这么多事,为此故意说出一个错的牌号码:“西藏路88号。”其实陈洁如家是住在西藏路33号。

一个星期后的一天,陈洁如在家中的缝纫机针连衣服,忽然看见蒋介石在她家门口东张西望。蒋见到陈洁如后,未经允许便冲了进来,便叫声阿凤,后又冲出门前看门牌号码。他再进来,便以责备的口气大声说:

“你为何以此残###,给我一个错门牌号码,弄得我找了你几天。我在这条街上来回走了一千遍,向每间房子内探望,一心找你,搞得我精疲力竭。你——你究竟为什么给了我那个错的号码?”

“你不知道我深深地喜欢你吗?我在张家初次见到你的时候,我的心灵差点跳上天了。从那以后,我一直无法忘怀。整个白天我思念你,夜里我望见你。”

陈洁如的母亲外出买东西回来,见到蒋介石,觉得奇怪,就问道:“你来此有何贵干吗?”

蒋介石正立着,恭敬地笑着鞠躬,接着说道:“我叫蒋介石,是张静江夫妇的朋友,我只是临时来此向您家小姐阿凤的拜访。”

陈洁如的母亲说:“我女儿还是一个小孩子,她现在才13岁。她读书很用功,我不希望有任何事情使她在学业上分心。如果您有事要说,请到店里向她父亲说吧。”但蒋介石仍然坚持不走,他又说:“我十分想慕您家小姐,想跟她做朋友。”

陈母直爽地说:“即使到了现在这个时代,凡是懂得礼节的可敬男士,没有人未先征得女方父母的同意,而想追逐一个13岁的年轻女孩子的。我作为她的母亲确实不赞成,您对她的行为。”

蒋介石听到陈母之言,显得羞愧难当,就立即离去。此后,他不敢再去陈家了。

第二天,陈洁如又去张府,向朱逸民说:“那个蒋介石昨天到我家看我,使我真是难堪了!我母亲对他很不客气。”逸民笑着说:“他对你一见钟情。这回你初次被人追求,自然会感觉不安。但是,到了现代时日,像你这样可爱的女孩子切切不可害怕男人。至少我要说你太老派了,务必要甩掉那些包袱。”

1921年9月7日,陈父病故,蒋介石积极到陈家办理丧事,因此取得陈母欢心。不久,蒋介石又一连几次叫张静江和他妻子朱逸民到陈家说媒;陈母问及蒋介石的未来的前途。张静江告诉她:“蒋介石在孙中山的提携下,准备派他到陈炯明的部队中担任一个重要的职务,他随时可以赴任。”

张静江与陈母的谈话发生了预期的效果。陈母对蒋介石的印象已经好转,感到蒋介石还不错,便在张静江面前同意了。

这时,蒋介石已经34岁、陈洁如16岁,两人年龄相差太大。但是母亲已经同意,母命难违,加上好友朱逸民的劝慰,陈洁如只好听从母亲的决定了。

1921年12月5日,蒋介石与陈洁如在上海永安大东###大厅举行婚礼。从此陈洁如成为蒋介石的第三个妻子。

1922年春到1927年,蒋介石经常来往于广州、桂林与上海之间,陈洁如一直跟随左右,并在各方面协助蒋介石工作。

1924年1月,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随后又任蒋介石为黄埔军校校长、长洲要塞司令,陈洁如从上海来到了黄埔岛,和蒋介石住进了黄埔军校校长官邸。

由于陈洁如有较好的文化素养,又懂俄语,因此,陈洁如常陪伴蒋介石参加各种场合交际应酬;在同苏联顾问交往时,陈洁如担任翻译,这时两人感情甚好。蒋介石为了取悦陈洁如,经常设身处地加以体谅。

但陈洁如的好景不长,1927年底,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就被迫与蒋介石脱离关系。蒋介石出资10万元,让青帮盟兄杜月笙安排去美考察,并派侍从秘书陈舜耕陪同前往。陈洁如不知蒋介石安排自己赴美的用意,欣然登上了轮船,在陈舜耕陪同下,与张静江的两个女儿张蕊英、张傅英作伴去了美国。

陈洁如刚到美国,就得知蒋介石在上海刊登了一则启示:与元配毛福梅正式离婚;其他两氏本无婚约,现也正式脱离关系。接着,又从上海传来蒋介石同宋美龄正式结婚的消息。陈洁如此时犹如惊雷轰顶,痛不欲生。但是身在异国,她无可奈何?

陈洁如到美国后,从此结束了同蒋介石七年的夫妻生活。后来,陈洁如在美国开始学习英文、并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进修,最终取得了硕士学位。1933年,陈洁如从美国回到上海,改名陈璐,再也没有找蒋介石。从此在上海的住宅里、深居简出,闭门谢客,独自过着凄楚寂寞生活。

1949年蒋介石在大陆失败后跑到台湾,陈洁如没有随去,仍居在上海,后被上海市委特邀为上海市卢湾区政协委员。1961年,经周恩来批准,移居香港。1971年2月21日,陈洁如在香港九龙寓所病故,终年65岁。

(四)夫人,宋美龄,原籍海南文昌县。1897年3月20日,生于上海的一个资产阶级家庭里,共有兄弟姐妹6人,她排行第四;在姐妹中,她年纪最小,故有“三小姐”之称。

父亲,宋嘉树,又名耀如,原姓名为韩教准,由于家境困难,自幼即从海南文昌随兄到瓜哇当学徒,后又渡重洋至波士顿投靠宋姓堂舅,被其收养,乃改姓宋。在丝茶店当学徒,因具有强烈上进心,不久即出走当水手,随后进入北卡州三一学院(今杜克大学)和田纳西州范德比特大学神学就读,1885年返国,在上海当牧师。

1887年,22岁的宋嘉树和19年的浙江名媛倪桂珍结婚。宋嘉树在上海以神职工作为中心,开创一个多元文化事业:代售英文《圣经》及宗教书籍;同时担任上海福丰面粉厂经理,并成为上海第一代办外国机器的商人,也是第一批拥有重型机器的中国企业家之一。一手捧《圣经》、一手握钞票,使宋嘉树跃为上海的知名买办。

宋美龄的少年时代,与姐姐宋庆龄就读于著名的上海中西女塾,这是外国教会在中国开办的第一所收费女子学校,中西女塾教学一律使用英语,甚至连中国历史与地理课本亦从美国运来。1908年7月,宋美龄与姐姐庆龄搭乘“满洲”号轮船自上海出发,抵达旧金山,再坐火车横贯新大陆到了东岸的新泽西州。其时,美龄11岁、宋庆龄15岁。两姊妹在新泽西州斯密特镇包特文学校加强英文学习。

1912年,宋美龄正式注册为卫斯里安学院大一新生,选读英国文学、哲学、法文等课,这时,美龄15岁。第二年美龄即北上马萨诸塞州,转学到韦尔斯利女子学院。

在卫斯里安为宋美龄带来了快乐的少女时代,同时也是她在知识上的启蒙阶段;韦尔斯利则使她扩大视野,在教殿堂上更上一层楼,亦使她从少女变成淑女。这两个学府的校园生活塑造了宋美龄的人生观和生活哲学。

宋美龄在韦尔斯利读书期间,有不少中国留学生追求她,据闻她曾与一位江苏籍的哈佛大学生李彼德匆匆订婚,不过只维持几个星期就宣告破裂了。

宋美龄在美国读书10年,对她一生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1917年,宋美龄学成回国。1922年,蒋介石在广州孙公馆见到风姿绰约的宋美龄,一见倾心。1927年10月,持续了五年的追求之后,蒋介石由张群陪同下到日本,向正在神户疗养的宋母当面提亲。宋母向蒋介石提出两个先决条件:一、实行一夫一妻,原夫人必须离婚;二、宋氏全家信奉基督,女婿也必须皈依上帝。蒋介石一一答应,蒋宋关系就这样确定。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