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便十分高兴,总会有慷慨的赠予。
这一年五月,陈癞子过生日,自然要在府中大肆操办一下,设立僧道斋筵,请来艺人唱戏,表演好看的百戏。完事之后,陈癞子很满意,给那些艺人们丰厚的犒赏。
耍百戏的艺人中有一个秃头之人,身材高大,眼神却不太好,散戏之后他本来已经离开了陈府,半路又返身折回来,对陈癞子说:“今天承蒙您慷慨,给我这么多的赏钱,心中感激不尽,突然想起一句诗来,诗中最后的两句正好可以拿来感谢您。”
陈癞子此时正端坐在中堂之上,周围张挂着碧纱,左右婢女侍立,一听这个人有诗献给自己,自然十分高兴:“那就请你读来我听听。”
那位秃子站在碧纱外面,朗声诵道:“三十年来陈癞子,如今始得碧纱幪。”
坐在纱中的陈癞子大怒,一通臭骂,把这个不识时务的家伙轰了出去。
秃头吟诵的诗,却是淮南节度使王播所作,原诗的最后两句是:“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不知这位老兄怎么读成了那样。
《太平广记》中,还记录了一个类似恶搞的故事:有一个轻薄之人新被任命为某郡的刺史,当地人为了迎接他上任,特意组织了百戏,有吞刀吐火、吹竹按丝、走圆跳索、歌喉舞腰等。
到了上任的那一天,新任刺史来到众人面前,对眼前热闹的百戏却视而不见,一点兴致也没有。众人不免扫兴,私下里议论这位刺史大人清峻孤傲,不易亲近。
没想到,几天之后一个大热天,新任刺史登上高楼,让人替他去找些乐人优伶来。下属们暗暗高兴,飞快地找来一群乐人,吹拉弹唱者,吞刀走圆者,歌喉舞腰者全都到齐了。
刺史让乐人们进去,逐个给他表演,可他随便听一听就把乐人一个一个赶了出去,最后上来一个吹笙的。
刺史问:“你拿的乐器叫什么?”
“回大人,这个叫‘笙’,可以吹奏。”乐人说着,就捧起笙来给刺史吹了几声。
刺史摆手止住他:“你吹的时候不要动手指,只管一味地吹就是。”
于是乐人就站在门槛边,鼓起双腮替刺史吹了起来,从午时一直吹到申时,刺史才让他停下来,赏给他一杯酒,说:“你可以退下去啦。这么热的天,我哪里是要听什么笙啊,不过是让你为我吹风引风罢了。”
蹀躞翩跹舞马行(1)
1
陕西何家村窖藏文物中,有一只鎏金银质的仿皮囊壶,壶体为白银质地,仿照皮囊的造型。壶体的腹部两侧各有一匹凸起的鎏金马,形体高大而健壮,长鬃修尾。
两匹马的姿态十分奇特,后腿屈曲,前腿斜蹬,整个身体呈后蹲姿态。最妙的是马颈上系了一条彩带,马口中衔着一只酒杯。
这两匹优雅壮健的骏马便是曾经风光一时的舞马。
舞马,也称“蹀马”。《旧唐书·音乐志》中对其有相关的描述:
玄宗时代,宫中举行的大型宴乐多在勤政楼进行。宴乐这一天,天色未明时,身穿金甲绣袍的四军甲士便开始展开队仗,张列旗帜。
天亮之后,百官进朝,中官张列素扇,皇上开帘接受朝拜。
众臣行礼过后,皇上面前的帘幕重又垂下。众官参见皇后、贵戚和诸蕃酋长,礼毕之后方才坐下来进食。
此时太常署的乐工们开始奏乐,声震城阙。乐声中,太常卿引领众多彩衣乐人上场,在勤政楼下布列开来。
鼓乐齐奏。立部伎、坐部伎依次上场表演,中间穿插一些来自胡夷四方的伎乐。如此持续表演一天,天色渐渐昏暗下来,整个演出的压轴大戏方才正式出场——三十匹舞马被引出来,《倾杯乐曲》奏响起来,舞马排列整齐,奋首鼓尾,纵横应节,气势动人。
同时空地处摆设起三层高床,驱马而上,让舞马在床上旋转如飞,又有众多壮士举起木榻,榻上的舞马伴乐而舞蹈,精彩异常。
蹀躞翩跹舞马行最后五坊使引导大象、犀牛等高大威猛的动物进入场内,向勤政楼上的皇上百官拜舞,周围宫人如云,锦衣绣衫,鼓乐大作,而舞马中的佼佼者此时被引到前面来,口衔金杯,曲膝向皇上做拜祝之态,整个宴乐也因此达到了最高潮。
《明皇杂录》中对舞马的描述也十分详尽。大体上,玄宗时代舞马最多的时候曾达到四百匹,分为左右两部,各有其名,如“某家宠”、“某家娇”等。
这些舞马大多是来自塞外的贡马,挑选其中精良者加以驯导而成。每次表演之前,要为其披上锦绣,系上金铃,在其鬃毛间缀上明珠。
每有盛宴,这些经过精心调教的舞马就成为众人嘱目的焦点。伴着美妙的乐声,一匹匹健俊的舞马口衔酒杯,踢踏舞动,彩带飘扬,实在是佐酒助兴的妙品。
这样的场面气势恢弘阔大,看上去既有趣又气派,但仅仅是这些似乎又缺少了什么。于是有御用文人站出来,从中提炼出一些崇高神圣的主题,认为百兽来舞,是共贺天子圣明,万代升平。
舞马词写得最多的诗人是张说。张说三次担任宰相之职,是玄宗身边的大红人,与玄宗多有诗词应和。
张说写有舞马词六首,舞马进行时多以《倾杯曲》伴奏,而张说的六首诗便是为《倾杯曲》填写的歌词。
彩旄八佾成行,时龙五色因方。
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