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重生之大明摄政王txt精校 > 第352部分(第3页)

第352部分(第3页)

这样的雄关,除非是守兵主动放弃,想以强力破关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有三万兵丁把守各处关隘,纵有强敌二十万,亦只能望关兴叹。

过了山海关,前二百里便是宁远堡,中间地带是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火路墩,条石为基,修的十分坚固,二十里内,便有一个可驻数十到过百人的军堡,整个山海关到宁远之间,墩堡众多。

但沿途过去,并没有象样的坚固城池,在前几年的几次辽西大战之中,数百里方圆的数十万汉民一遇战事,或入关,或入宁远,或躲入锦州,战事之后,才能出城重复生产。

“这些墩、堡,似乎都被打开过啊。”

丁宏亮发出感叹和疑问,在他眼前,每过一个墩堡时,就能看到烟熏火燎的痕迹,仔细看去,墩堡都有从外部被强行打开的痕迹。

一个辽西刀客横抱腰刀,笑道:“小丁还是见识少,头一回到关宁来吧。”

“是头一回没错。”

“嗯,这些墩堡这么小,大军杀过来,谁敢守,几十人守在里头,不被人当骨头给啃了?我记得老汗尚在时那回来打辽西,沿途千里几百个堡垒都是大敞着,谁也没敢守在里头,当时老子看着前头官兵跑,后头大兵追,咱也不慌,推着小车假装是包衣阿哈,白天装着一车跟着大军走,晚上就推回自己个家,那一阵子真是好生发……”

孙七也听出兴趣来,笑问:“刘六你家当年那三亩水田二十亩旱田,可就是推小车推出来的吧?”

“谁说不是?”刘六拍手道:“可惜咱好赌,几年不到,又就是一场空。”

“哈哈,你这毛病不改,这一生也不得生发了。”

一群人都是说笑起来,他们都是口外常走,辽西和辽中常去的刀客,对宁远到沈阳这一条线熟的不能再熟,随便谈上一阵也就够丁宏亮大开眼界了。

刘六说的辽西一役是天命汗年间的事了,两黄旗为主力,加上各旗抽丁,几万八旗兵只是试探性进攻,结果就把孙承宗花过千万两白银和数年之功修筑的防线打的七零八落,把四十万关宁兵抽的找不着北,只知道望风而逃。

甚至敢逃就算本事大了,有一些军堡里有几万石粮,过千精兵,结果守堡将领率自己部下于路边请降,然后立马剃了辫子带部下转职成汉军,跟着主子一起南下去抢自己的同胞和军中同袍们,抢的还格外凶恶。

一路下来千里,清兵没打过一场象样的恶仗,所获甲仗堆积如山,粮食数十万,拆除毁损军堡数百,召集了几万辆小车来推俘获的军需物资和俘虏的屯田汉民及降军。

这一场仗后,明朝的虚弱和纸老虎的真面目被满清彻底发现,遂有几年后的入关之行。

第六百零五章 真相

众人七嘴八舌,说的唾沫横飞,好生热闹,当日明军之不堪,封疆大吏们的糊涂,在他们嘴里真的是不值一提。

也怪不得这些人被晋商搜罗了来,运送军资往清国一方……人家的立场已经是定下来,只是还不曾剃头罢了。

丁宏亮心中实在鄙夷,也是有些不愤,听到刘六几个不停嘲笑明朝大官的时候,便忍不住道:“当日一役,不是有袁崇焕在宁远坚守,还用红夷大炮发射子药,一路糜烂十余里,听说老汗也是受了伤,后来伤重不致,说来也能算是被袁某人率部下打死的。”

“尽是些昏话。”刘六不屑道:“红夷大炮这山海关城头就有,你能找一门打数里之外还有准头的给我瞧瞧?”

“红夷大炮装四斤八两药,用炮子六斤,最多不超过八斤,这样炮身已经四千余斤重,上下调整不易,更不提左右调校,所以只能直直打去,说是数里外能杀伤一路,那是真的在胡说八道了。”

孙七以为丁宏亮真格不懂,看在同行一路这小伙子还算听话识作,人也精细的份上,好心的给他解释着。

“唉,所谓宁远大捷,就是这样么?”

丁宏亮心中确实有几分失落,在学校受训上课时,国朝的几次大捷也是课程内容之一,张守仁为了提高民心士气,并没有什么拆台的说法,况且他对当年的宁远和宁锦两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