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园

小说园>读菜根谭悟经典人生 王涵 > 第六篇 解读菜根谭的处世智慧2(第3页)

第六篇 解读菜根谭的处世智慧2(第3页)

【释义】你要以敏锐的观察与良好的判断力穿透对方表面的慎重与矜持。要测度他人,需要有极强的判断能力。知道人们的品德与气质比知道石头和草药的品质与特性要重要得多。这是人生中至关微妙的事情。辨别金属可听其音,辨别人可听其言。言辞能透露人的品格,行为能透露人的东西则更多。在这方面欲有所获,需要极端的小心谨慎、深刻的观察和鉴别能力。

大凡一个遵守礼法的君子,由于他的内心毫无邪念,所以一切言行都显得善良,每个人都觉得他和蔼可爱。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不论处于任何时空,都能散发一种安详之气。反之,一个生性残暴的人,不论处于任何时空,总会令人感到一种恐怖之气。可见一个人的是善是恶,能从他的言谈举止中觉察出来,任何虚伪的掩饰也无法永远骗过人们的耳目,俗语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就是指此而言。

从前有位富有的寡妇,在社交圈内以乐善好施闻名,她有一个忠实又勤劳的女仆。有一天,女仆心血来潮想探究她主人的慈悲怜悯是否发自内心的真诚,或只是上流富有社会外表下的伪装而已。

一天早上,女仆近中午才起床,翌晨也故技重施,女主人盛怒下对女仆施虐并鞭打她,以致伤痕累累。这事传遍邻里街坊,富有的寡妇不但声誉大跌,而且也失去了一名忠仆。

反观现代社会中亦然,许多人在周遭环境优渥下就会显得慈善、谦虚。如果环境骤转,变的不尽人意,人们就暴露出原始的劣根性。

菜根谭里的这句话,非常明白地告诉了我们:心地善良的人不要说其一言一行都很安详,即使是睡梦中的神情,也都洋溢着祥和之气;凶狠的人不要说其为人处事凶狠狡诈,即使是在谈笑之中,也一样充满了肃杀恐怖。

但现实有时可并非如此简单,有些人你觉得很单纯,像是一张白纸一样。

事实可能并非如此,一个以卖身为生的女人在没有接客的时,穿着一袭白裙在街上走着,或许她此刻是很多男人心中的理想恋人。

之所以一个复杂的人让你觉得单纯,像是一张白纸一样,那是因为你只看到他的表面。正如一本书一样,封面可能是白纸一张,你要翻开了,才知道里面到底写了什么。

而一个单纯的人也可能给你很复杂的感觉,正如一本封面装桢漂亮华丽的笔记本,表面花花绿绿,其实里面都是一页页空白的页面。

识人也一样,不能看其表面,要像看书一样,要仔细看了以后才知道是不是一本好书。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能让你感到头痛和麻烦;而有的人却能为你带来好运和快乐。所以呢?我们就要善于从别人的言谈举止中去识透对方,这样的话,可以让你避免一些不必要发生的痛苦和麻烦。在这里有一些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说话暧昧的人——大多都是想迎合他人

这种人处世圆滑,从不肯吃半点亏,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和如何利用别人,他说一句话,既可以解释成这个意思,也可以解释成另外一种意思,含糊其辞。

第二、见风使舵的人——容易变化

这种人真是没个准,如果有必要,他们可以朝令夕改,食言而肥,绝对不会少说几句,他们没有一定的主见,完全是“看人下菜”,但却又是话最多的那种。契柯夫称这种人为“变色龙”,他通过小说的主人公奥楚慕洛夫勾画出了这种见风使舵的嘴脸。

第三、对他人一天到底的评价者——嫉妒心里重

这种人会经常对他人说三道四说明他的嫉妒心里重,人缘不好,并且心胸狭窄,这样的话就产生心里孤独。如果说别人不跟他打招呼之类的小问题会耿耿于怀,说明他在自尊心上受挫,渴望别人的尊重。而有些人常以领导的过失或无能为话题,则表明他自己有想取而代之,想出人头地的想法。

第四、爱发牢骚的人——心眼小

这种人之所以爱发牢骚,首先是他不满意他人在某方面超越自己,是一种骄傲自大的表现。如“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这是典型的知识分子牢骚。这种人一般自命清高,当在现实中无法保持他们这种优越的地位时,就会借发牢骚来宣泄。

第五、话家常的人——是想套近乎

这种人是很有心机的谈话对手,值得好好对付。在交谈时,对方不会先进入正题,而是先与你谈一些家常话,他想了解你的实力,侦察你的本意,试探你的态度。

第六、论断别人的人——有心机

你可以发现,论断他人的人,往往有狡诈的心里,而改革者往往是需要人去帮助的人。就是因为这样,那些说你活该的人,他的咒骂,身先士等于是允许邪恶存在他的自身。

第七、避开某个话题的人——有用意

说明他在这方面有隐患或者是在这方面有强烈的欲望。比如当一个人的心中对金钱、权力或地位怀有强烈的欲望时,很怕别人知道,于是就故意避开这个话题以掩饰自己的真实用意。

第八、从对方的言谈识对方

从一个人的言谈,就足以知悉他的心意与情绪,但是若对方口是心非,就令人猜疑了。对周围的人的言行进行观察,对其内心进行剖析,少些捕风捉影的错误,以达到“观人于微而知其著”的最高境界。

懂得如何忍受愚蠢的人

【菜根谭语录】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当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

【释义】生活在太平盛世,为人处世当严正刚直,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为人处世应当圆滑老练,生活在衰乱将亡的时代,为人处世就要方圆并用;对待心地善良的人应当更多一些宽容,对待凶恶的人应当更加严厉,对待那些庸碌平凡的众生则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宽容和严厉互用,恩威并施。

智者最没有耐性,因为学识减少了他们的耐心。知识渊博的人很难被取悦。俄庀泰特斯告诉我们,生活最重要的准则在于懂得如何忍受一切。他认为这是智慧的一半真谛。容忍愚蠢需要极大的耐心。有时最令我们痛苦的人正是我们最依赖的人,这帮助我们战胜自我。耐心能带来无可估量的内心平静;而内心平静是世间的福祉。不懂得如何容忍他人的人如果还能忍受他自己的话,就应当独处。

现实生活中,“忍”字常常被好多人奉为自己的座佑铭,他们有的在家中挂一幅写有“忍”字的字画,有的配带一个“忍”字的钥匙链,更有甚者将“忍”字像纹身一样刻在手臂上,他们用“忍”字的各种形式来勉励自己,以此提高自己的涵养。当然,这种形式上的对“忍”的刻求不能说没有功效,但在实际生活中要真正做到“忍”,必须要有一种含忍的精神,还要有一定的付出和牺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